文化-中華看點

當旅遊遇上“非遺”,玩出不一樣的“文化味兒”

2023-01-09 10:58:23

在四川崇州道明竹藝村,國家級非遺項目道明竹編與現代建築設計理念融合建造的“竹裏”,持續帶動大批遊客前往打卡;在南京,作為首批國家級非遺的秦淮燈會在跨年夜“亮燈”,無數遊人共賞“火樹銀花”盛景;一闋昆曲悠揚婉轉,一場皮影趣味橫生,絢麗的彝族刺繡,精致的木刻版畫……元旦假期,迎新賀歲,在各地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中,常常可以看到非遺的身影。

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指導下,“非遺+旅遊”已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一環。非遺和旅遊的融合,不僅催生了更多獨具文化意蘊的旅遊產品,創新了旅遊業態,豐富了旅遊供給,也激活了數量巨大的非遺文化資源,使非遺文化通過旅遊市場走進了千家萬戶。

近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公布2022年全國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非遺旅遊景區、非遺旅遊小鎮、非遺旅遊街區、非遺旅遊村寨4個類型共200個項目入選,其中既有曆史悠久的傳統村落,也有充滿現代氣息的城市旅遊街區,為非遺和旅遊的融合發展樹立了典範。

當旅遊遇上“非遺”,玩出不一樣的“文化味兒”

貴州省丹寨縣龍泉鎮卡拉村的苗族蠟染工坊,村民在畫蠟畫。新華社發

非遺元素讓旅途更有文化氣息

走進內蒙古的莫尼山非遺小鎮,特色建築依山而建,泉水潺潺、炊煙嫋嫋,遊客們感受著小橋流水的鄉村美景,欣賞著經典的非遺曲藝表演,還有各類非遺文化技藝體驗項目深受歡迎。開料、描圖、雕刻……遊客們拿著工具按照老師的指導認真製作皮畫。“蒙古族皮藝製作項目每一個環節都有學問,能來這裏親身感受,讓我們此行更加有意義。”“這個非遺景區融合了民俗體驗、知識科普,是個很值得去的地方。”在現場參與體驗活動的遊客說。

今年元旦假期,旅遊市場升溫回暖,為了給遠道而來的遊客們帶來更具文化味兒的旅遊體驗,各地將跨年迎新活動和本地非遺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元旦假期,廣東桂城接待了超57萬遊客,其中燈湖西街的非遺技藝“打鐵花”表演格外驚豔,給遊客帶來一場震撼的視覺盛宴;在重慶的跨年夜市,精美的纏花藝術品吸引眾多遊客駐足;在四川德昌,原生態歌舞表演、特色服飾、葫蘆笙表演、火草織布等非遺項目展現了傈僳族的獨特風情。

當旅遊遇上“非遺”,玩出不一樣的“文化味兒”

河北省豐寧縣非遺布糊畫就業工坊,手工藝人在製作兔年主題布糊畫。新華社發

還有越來越多景區引入了非遺項目,打造非遺展館、非遺街區、非遺長廊等,通過展演、展銷以及各類體驗和遊玩項目吸引遊客,以提升景區的文化品位和旅遊品質。“旅遊不僅是為了欣賞名川大山,更是為了體驗不同地區的生活氣息、人文風情,非遺與人們世代相承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親身傳習體驗讓旅途更有收獲、更為難忘。”一位旅遊博主分享道。

在傳統觀光旅遊已經難以滿足旅遊者消費需求的時代,人們更期待在旅遊過程中感受文化熏陶,滿足鄉愁情懷。傳統技藝、民俗文化、民族節慶,獨具地域特色的非遺項目讓遊客耳目一新。非遺旅遊景區、非遺旅遊小鎮、非遺旅遊街區、非遺旅遊村寨不斷湧現,成為越來越多人願意專程前往的新興旅遊目的地。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旅遊資源的大戶,在種類上、跨度上、數量上、可變性上,都為旅遊供給和旅遊業態提供了不會耗盡的資源。”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秘書長金準在采訪中對記者說,“旅遊業不斷推陳出新、發展變化,由此產生產品和業態的深度,生發新的增量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深度利用,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在金準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接口,這一部分的文旅融合,起步最早、結合最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市場所認可,是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依托。非遺項目的文化意蘊與旅遊融合成為帶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旅遊項目,將彰顯多元化的地域文化和傳統價值,推動了旅遊產業的繁榮發展。

當旅遊遇上“非遺”,玩出不一樣的“文化味兒”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海南省宣傳展示暨第二屆三亞南山非遺節展示多個非遺項目。新華社發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