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青春化探索為戲曲傳承提供新思路

2024-07-24 09:58:01光明網

【舞台藝術眾家議】

作者:付桂生(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講師)

日前,全本青春版《牡丹亭》走進清華大學,完成了她生命曆程的第500場演出。20年前,作家白先勇敏銳地覺察到青年觀眾之於昆曲傳承的重要性,提出“我的昆曲是給二十一世紀的觀眾看的”。如今,更多的戲曲劇目以青春化的呈現破圈,欣賞、傳播戲曲也成為一種文化潮流。

從元代曲家胡祗遹提出“日新而不襲故常”,到清代李漁“傳奇妙在入情,亦當與世遷移”的觀點,戲曲藝術發展離不開以觀眾為導向的創新思維。其中既有文藝群體的高度文化自覺,也有戲曲自身蘊藏的創新思維。

在當年的青春版《牡丹亭》創作中,作家白先勇采取“古典為體,現代為用”的原則,將現代元素融入古典昆曲中,使《牡丹亭》以新的妝容和麵貌呈現在觀眾麵前,實現了昆曲與當代審美的融合。隨後建立的昆曲進校園課程體係更是拉開了昆曲美育的先導。這次探索有先見意識地開啟了讓青年感知昆曲之美的實踐,帶來了昆曲的青春化浪潮。

青春化不僅僅是戲曲形態上的變化,更是觀念上的革新,乃至美學上的深化。青春版《牡丹亭》之後,白先勇接續製作了《玉簪記》(2009)、《白羅衫》(2016)、《義俠記》(2018),在新版《玉簪記》中恢複昆曲“雅部”的原貌,對《白羅衫》進行中西悲劇觀念的融合,在“一戲一格”的實踐中不斷深化青春主題。

在這個過程中,“昆曲新美學”被提出,即:“抽象、寫意、抒情、詩化”,這裏的“新”並不與“舊”對立,而是建立在“舊”的基礎上,即昆曲一以貫之的傳統,也是任何時候昆曲都不能脫離的根本。

明清以來,昆曲的雅化之功得益於三個群體:文人、曲家和藝人。文人將趣味和才情植入文辭中奠定文雅之氣,曲家精研格律使演唱日臻完美,藝人深耕舞台與表演賦予昆曲以最終的審美樣貌。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