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而作的舞台藝術作品,才能曆久彌新(3)
2022-11-04 10:27:43中國文化報
2015版《白毛女》更加強調回歸歌劇藝術本體,突出音樂性、歌唱性、旋律性與戲劇性“四性合一”,特別是“趙大叔講紅軍”“穆仁智搶喜兒”“喜兒和大春的山洞相逢”等段落中的對白和台詞,在此版本中都改成了唱段。
2016版《小二黑結婚》更增強了戲劇張力,聚焦主要線索,突出每場主題,加快戲劇節奏,使戲劇結構更為流暢與緊湊,在舞美和音樂上也花費了大量工夫。例如,以漫山花開展現人們精神麵貌的根本性變化,用民族管弦樂隊和梆子腔的主奏樂器展現山西戲曲的韻味等。
喬佩娟回憶,《小二黑結婚》重排的那年,如同63年前一樣轟動京城。當代手法不但將60年前的鄉村景象真實還原,當代的表達更讓經典作品煥發新時代風采。
“本次重排就是以最誠摯的創作之心向中國經典民族歌劇致敬的過程,就是不斷向經典學習、向民族歌劇的典範摹本吸取精華營養的過程。”導演黃定山說,“將忠實於原劇作為排演原則,學習前輩把歌劇藝術的根須深深地紮在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學習和領悟這部經典歌劇從劇本到音樂所散發出的傳統民族歌劇超凡的藝術魅力和濃濃的鄉土氣息。”
傳承文藝經典,永懷敬畏之心
在民族歌劇《白毛女》中,一代代歌唱家引入梆子戲的唱腔、身段和表演,把中國戲曲傳統注入舞台表演,又以全新、科學的演唱方法及清晰、理性的戲劇意識,將戲劇張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創造了不朽的藝術傳奇。
“70年過去,這兩部作品依然能夠激發大眾的情緒共鳴,源於作品中所蘊含的紅色基因和創作者所融入的理想信念。作為新時代喜兒和小芹的接班人,我們所要傳承的不隻是唱、演,更要傳承老一輩藝術家的精神與內涵。”從上世紀中葉至今,喬佩娟、郭蘭英等老一輩藝術家的接力棒,如今交到了年輕的女高音歌唱家王娜手中,她表示,始終會將每一次演出看作學習和致敬,也將始終帶著敬畏之心走向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