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走進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新館 感受曆史的溫度(4)

2022-09-13 10:24:13人民日報海外版

明成祖頒發給藏區喇嘛失家攝聶的敕諭是館內現存最早的明代檔案之一,形成於明永樂八年(1410年),以漢、藏兩種文字書寫,主要內容是要求西藏地區官民為喇嘛失家攝聶的修行提供便利。明代延續了元代對西藏的治理與管轄,在西藏設烏斯藏都指揮司,通過下屬衛所進行管理。明成祖即位後,強化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政教事務的管理,召見、封賞教派領袖,確立“法王僧官製度”。這份敕諭是明代中央政府對西藏管理製度的實證。

紫禁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藏著怎樣的秘密?一個黃色長方形木匣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清代從雍正開始建立秘密立儲製度,由皇帝親寫立儲諭旨兩份,一份存於寢宮,一份封藏於匣中,安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之後。在位皇帝去世後,開乾清宮秘儲,與宮中諭旨核驗後,方可生效。”孫森林介紹,道光帝秘密立儲匣是現存唯一一件完整的清代秘密立儲匣,內貯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六月十六日立奕詝為皇太子、封奕訢為親王的詔命以及道光臨終遺命。

金榜題名是什麼樣的體驗?館藏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文科大金榜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清代科舉考試分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最高規格的考試是在皇宮舉行的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其成績排行榜即大金榜,以皇帝詔令形式發布。在太和殿舉行傳臚大典後,文、武科大金榜分別於東、西長安門外張掛3天。大金榜開首為皇帝製文,隨後墨筆書寫滿漢兩種文字:一甲3人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幹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幹人,賜同進士出身。漢文從右向左寫,滿文從左向右寫,兩種文字的年月日落款相彙於中間,榜中寫有大大的滿漢文“榜”字,每處接縫和年月日上鈐朱紅色的“皇帝之寶”印璽。

上一頁4/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