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走進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新館 感受曆史的溫度(5)

2022-09-13 10:24:13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盛載千秋——明清檔案裝具陳列”展廳,可以看到明清皇家最具代表性的檔案裝具——金匱和龍櫃。金匱為楠木材質,外麵包裹鎏金銅皮,鐫刻雲龍圖案,專門用來收藏實錄、聖訓等珍貴典籍。明清兩代新帝即位後,即開實錄館,由纂修官收集整理前朝史事,以時間為序,編纂成卷。實錄修成後,從中摘錄部分上諭內容,分類彙編,形成寶訓(清代改稱聖訓)。實錄、聖訓內容詳實,裝潢考究,是研究古代帝王言行、重要政事、典章製度乃至古籍裝潢的重要資料。目前存世金匱共152座,原陳設於皇史宬正殿漢白玉石台上,在新館中展示120座,其餘32座在皇史宬陳列展示。

龍櫃用於收貯宗人府玉牒館編纂的皇室宗譜,以杉木、鬆木為主要材質,表麵髹漆以陰刻描金繪製二龍戲珠紋、雲紋及海水江崖圖案,精美華貴。貯藏宗室玉牒的龍櫃漆為黃色,覺羅玉牒櫃漆為紅色。

“我館展覽通過實物陳列、圖文展板、多媒體互動等方式,生動展現曆史的‘底稿’,引導大家感受14世紀以來國家、民族的發展演進以及中國與世界各國互動交流的過程,感受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努力‘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為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孫森林說。

新館六層還設有電子閱覽室,配備114台查檔電腦,向公眾開放44個全宗468萬件數字化檔案圖像。第一曆史檔案館官網有《清實錄》《清會典》兩個全文檢索數據庫,供有需要者免費使用。

孫森林介紹,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將在深入開發館藏資源的基礎上,結合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重要時間節點等,適時推出主題臨時展覽,並策劃推出更多小型特色展覽,滿足社會各界的文化需求。此外,還將拓寬文化傳播與社會教育方式,開展係列公益講座、研學體驗等活動。

上一頁5/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