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京劇藝術持續煥發時代光彩(3)
小時候的我不懂什麼是“根”,隻覺得模仿老師,唱準唱對就夠了。後來隨著學習的深入,我才明白,京劇之所以能傳承200多年,靠的正是對傳統的敬畏。沒有前輩名家們創排的經典劇目,沒有他們對藝術的精益求精,就沒有今天的京劇百花園。
但僅守傳統是不夠的。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的審美和生活方式都在改變,京劇必須創新。這些年,我一直在嚐試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推廣京劇:音頻節目、短視頻、跨界合作……
有人曾質疑:“京劇這麼莊重,為什麼要用這些‘花哨’的方式呈現?”我用實踐告訴他們:藝術為民,才有生命力。我把京劇的舞台呈現掰開揉碎,做成短視頻;把京劇的服飾、臉譜設計融入文創周邊;把實時直播和彈幕形式融進京劇清音會……我希望京劇不隻是舞台上的藝術,而是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文化符號,讓更多人聽得懂、感興趣,願意去感受它的美。
在推廣京劇的過程中,我特別注重青少年的培養。2022年,我成立了“瑜音社京劇小科班”,招收了一批熱愛京劇的孩子,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和訓練,他們不僅學會了唱念做打,還從京劇中體會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有個孩子在作文裏寫道:“學京劇讓我學會了堅守和堅持。”
站在新的起點上,我會繼續紮根舞台,與同仁們一起,用傳承與創新書寫京劇的新篇章。無論是經典劇目的傳承,還是新形式的探索,我們都要讓京劇與時代同行,讓它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征,成為更多人熱愛的藝術,讓這朵國粹之花在新時代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
守正不守舊創新有尺度
譚正岩(北京京劇院演員)
轉益多師,虛懷若穀,精益求精,是京劇流派藝術得以形成的原因。我10歲開始學戲,12歲時,家人把我送到北京戲曲學校。自己家人沒法教自己的後代,這是梨園行的傳統。我的天祖父譚鑫培將曾祖父譚富英送到富連成坐科,高祖父譚小培把祖父譚元壽送到富連成第六科“元”字科。到父親譚孝曾,再到我,都是科班或者戲校坐科才出道,沒有一個全靠家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