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舌尖上的戲曲(4)

2023-12-22 11:28:43光明網

使用道具食物而不食用的情況,還有京劇《望江亭》中譚記兒的金色大鯉魚;京劇《刺王僚》中專諸手捧的鮮魚;京劇《打瓜園》中的西瓜;京劇《失子驚瘋》中的糕幹等。

有名無形口頭描述

在一些劇目中,食物並不真實出現,而是以概念形式存在於演員的口頭唱念中,這些食物在劇中通常具有獨特的寓意。

京劇《群英會》中周瑜(葉盛蘭飾)亮出杯底以示飲盡。

京劇《群英會》中周瑜(葉盛蘭飾)亮出杯底以示飲盡。

京劇《曹操與楊修》中楊修解讀曹操軍中口令“雞肋”這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食物。雞肋既標誌著曹操與楊修的最終決裂,也斷送了一代英才楊修的性命。《烏盆記》中張別古以“豬頭三牲,一塊豆腐和白菜”作為還願供奉,向城隍爺許願,在戲謔中表現了古代底層百姓的淒苦無奈。

有時,食物也能表達人物的心緒。京劇《法門寺》中賈桂得到趙廉的賄賂後,吩咐下人將自己的“牛奶、炸年糕、冰糖蓮子”等係列“甜品套餐”給趙廉享用,表達了賈桂的愉悅心情。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中,評劇藝術家趙麗蓉在小品《打工奇遇》中演唱的做飯小曲“我做的是爆肚炒肉溜魚片,醋溜腰子炸排骨,鬆花變蛋白菱藕,海蜇拌肚滋味足,四涼四熱八碟菜,白幹老酒燙一壺”,家喻戶曉、人人傳唱。這一唱段源自評劇《馬寡婦開店》,劇中李氏通過快節奏“垛板”唱腔,表達對英俊小生狄仁傑的喜愛,突出她內心的激動。

有吃有技特例演繹

戲曲舞台上對飲食的呈現方式不盡相同,在特殊的表演處理和規定情境下,偶爾會打破假吃假喝的原則,出現真吃真喝的情況,但這不屬常態。

上一頁4/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