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一頁一卷 舊紙新顏(護文化遺產 彰時代新義)(2)

2023-11-07 10:27:13人民日報海外版

說也奇怪,中國傳統紙張不“怕”水浸、重裱。它們來自紙漿,被工匠一張張抄出來。多年後再度入水,褪去糨糊,纖維舒張,墨跡不改,舊紙如獲新生。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易。在南京博物院,即便文物修複專業出身,新手入行3年內依舊不準直接觸碰文物。陳思燚也經曆了這個過程。她跟著老師傅當學徒,關於文物修複的理念逐漸樹立:文物修複不同於藝術品修複,目的不是“求美”,而是“求真”,要讓所載信息保護得更全,留存得更久。

2018年,甘肅文物部門送來了幾坨“泥團團”,分析成分是紙團,送來“廢物利用”做研究樣品。陳思燚認為紙團的微觀纖維完整,希望將其複原,這需要借助高溫蒸汽一點點拆解。由於紙張冷了會縮,幹了會硬,濕了又會黏,她就徒手在高溫裏作業,拆了一個多月,泥團成了無數的碎紙片。接下來的數月,她與這些碎紙片朝夕相處,把原件基本完整地複原出來。

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部主任鄭冬青說:“薄薄一張紙,教會我敬畏時間。紙壽千年,它承載著曆史信息,從一代又一代人手中傳遞下來,我們也要負責地把它傳下去。”

但凡紙質文物,或輕或重多有病害,保護難度很大。早在2004年,國家文物局就組織開展過全國館藏文物腐蝕損失調查,調查了3200多家單位館藏文物的腐蝕損失情況。根據當時的調查數據,我國紙質文物共有350萬餘件/套,其年均損毀率為1.33‰。保護這座“紙質的寶藏”,刻不容緩。

在朱紅的裱案上,修複師打開層層包裹,展示了一本正在修複中的南宋古書。書已經炭化得像灰燼,但仍有字跡能夠辨認。修複人員小心翼翼地采取樣品,並確保措施可逆。

古籍、書信、錢鈔……沿著古絲綢之路,大量出土的紙質文物,串起燦爛的往昔。紙的出現是一項創舉,它輕便又價廉,助力文化觸達更廣大的人群。從敝布、漁網到楮皮、桑皮、藤皮乃至竹子,從書寫材料到生活用品,伴隨著造紙技藝的發展,紙張的原料與用途也日益多元。造紙技藝的進步,創造出許多古代名紙,如澄心堂紙、金粟山藏經紙、粉蠟箋紙等。有的技藝已經失傳,有的仍在使用,有的在出土文物中被發現……

上一頁2/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