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經典 接續古今——在水印版畫中感受匠心傳承(2)
2023-07-03 09:46:18光明日報
榮寶齋的木版水印技藝對中國版畫的創作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20世紀50年代初,黃永玉來到榮寶齋學習木版水印技藝,並創作了中國現代水印木刻經典之作《阿詩瑪》組畫;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也曾在50年代派夏子頤、張玉忠兩位教師北上學習,將木版水印技藝帶回學校,並設立紫竹齋進行教學。可以說,中國現代水印木刻藝術是千年中國雕版印刷術的延續與發展,如今已成為中國版畫領域極具文化特質與思想內涵的藝術樣式。吳凡的《蒲公英》構圖簡潔、充滿童趣;古元的《玉帶橋》色彩對比強烈,既營造出夏日荷塘的寧靜氛圍,又不乏生命的蓬勃之力;阿鴿的《三月》以明快的線條與色塊組合塑造出嫻靜優雅的人物形象……縱覽老一輩版畫名家的水印木刻經典作品不難發現,強烈的民族屬性與地域特征是其顯著的共性。版畫家們一方麵從傳統木刻中汲取養分,一方麵吸納西方套色木刻及日本彩色木版畫技藝,最終形成麵貌多元的現代水印木刻創作格局,如以表現江南水鄉為特色的江浙水印木刻,以白山黑水、冰雪景色為主題的北大荒水印木刻,以及極具少數民族風情的四川水印木刻等。
雙峰圖(版畫)陳琦
近年來,水印木刻創作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藝術家們從個體經驗出發,嚐試對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當代社會發展進行深度思考與視覺呈現。其中既有對水印木刻文化內涵的挖掘,也有對水印木刻表現力的探索,還不乏從材料物性的角度出發進行的藝術實驗。陳琦的《雙峰圖》、方利民的《黃金周》、應金飛的《風骨峭峻遺塵埃》、應天齊的《西遞村係列》等作品讓人耳目一新。
靜靜的黎明(版畫)趙海鵬
黃色花瓶(版畫)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