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文化瑰寶傳承發展絕學 給甲骨文建一個“家”(3)
2022-12-12 10:03:24工人日報
為了讓甲骨冷門絕學熱起來,依托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殷墟甲骨學大辭典》《甲骨學初階》《甲骨學堂》《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甲骨文成語故事》等一批甲骨專著和普及讀物出版,古老而充滿活力的甲骨文“飛入尋常百姓家”。
“殷墟、甲骨文始終是世界公認的中華文明探索的出發點和基點,我們持續推進殷墟考古就是要讓3000多年前的國家、城市、人鮮活起來,讓殷墟從書齋走向大眾、展示獨特魅力,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說。
讓考古走進群眾
“拿著考古神器,細細掃去浮塵,就像打開‘考古盲盒’一樣,又驚又喜。”蘇州女孩沈桑雨回憶起在安陽做考古誌願者的經曆,至今仍記憶猶新。
沈桑雨是安陽招募的考古誌願者之一。在安陽,定期向全國招募考古誌願者,是當地開啟“公眾考古模式”,活化利用文物事業的重要舉措。
“從最基礎的考古知識教起,打通專業知識與考古實踐的壁壘,讓他們體會到,真實的考古就是雙腳沾泥、以田野為家,從而帶動更多人保護文物。”談起自己帶領誌願者體驗考古樂趣的經曆,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申文喜很有感觸。
目前安陽市有102座甲骨文書屋建成投用;安陽殷墟考古文旅小鎮揭開神秘麵紗,一個又一個城市文化地標崛起,讓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更完善,走進文化場館成為越來越多安陽人推崇的文化休閑方式。
甲骨文和簡化字的雙標展示、文體中心的甲骨文公益廣告標識、36000多套道路窨井蓋上的甲骨文字裝飾……行走在安陽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甲骨文元素,也時刻昭示著這座城市與甲骨文的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