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中國古人踢足球:技術、藝術與哲學(4)

2022-11-23 09:56:58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典籍裏的蹴鞠:終是要“天人合一”

圖片

清代五彩蹴鞠圖高足碗,中國體育博物館館藏

書畫上的蹴鞠形象生動,典籍裏的蹴鞠則蔚為大觀。據《漢書·藝文誌》,兩漢時期曾有專門研究蹴鞠的著作《蹴鞠二十五篇》。可惜此書早已失傳,今人隻知其名,不知其詳。

據《藝文類聚》,東漢李尤作有《蹴鞠銘》,文章不長,卻大有深意。“圓鞠方牆,仿象陰陽”,指蹴鞠球圓,球場方正,是按照天圓地方的陰陽理論製作修建。“法月衡對,二六相當”,是說賽場上12人分成兩隊對抗,一隊6人,宛如一年上下半年各有6個月對稱;也有解釋認為此句是說球門是仿照彎月形狀建造,球場兩邊各設置6個球門,一共12座球門取一年12個月之意。不論哪種觀點,此句都是暗示蹴鞠運動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在人世間的體現。

“建立長平,有例有常”,指要設立裁判,製定比賽規則;“不以親疏,不有阿私”,要求裁判秉公執法,對任何人都要不偏不倚;“端心平意,莫怨其非”,強調球員在賽場上要遵守規則,服從裁判,以平和良好的心態對待判罰。銘文最後的“鞠政猶然,況乎執機”,更是把蹴鞠理念上升到國家治理層麵,認為蹴鞠之法與治國之道相通,能按照比賽規則公平公正開展蹴鞠運動者,也一定能依據法律製度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漢人48字《蹴鞠銘》對蹴鞠理念的提煉是大而化之,明人3萬字《蹴鞠譜》則是對蹴鞠技法的全景記錄。此譜記錄了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膁等10種踢法,對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也做了詳細介紹,從中可以看出古人很注重球員的控球能力。純文字的《蹴鞠譜》外,明人汪雲程還有圖文結合的《蹴鞠圖譜》,詳細勾勒了各種規製的蹴鞠造型、比賽場地和賽事規則、攻擊陣法、防禦陣型等。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博士,著有《水運與國運》《大唐二十一帝》《選賢:資治通鑒中的用人得失》等)(本文圖片均由視覺中國提供)

上一頁4/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