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踢足球:技術、藝術與哲學(3)
徽宗時期的禦用畫家蘇漢臣為了給趙佶熱愛蹴鞠提供曆史論據和家族淵源,曾繪製一幅《宋太祖蹴鞠圖》,描摹了太祖太宗兄弟和趙普、石守信、楚昭輔、黨進四位文武大臣一起蹴鞠的場景。畫中,趙匡胤正在用腳尖踢球,趙普撩起衣角作勢接球,趙光義等人在後觀看。這幅描摹宮廷君臣活動的特殊畫作,不見君莊臣恭的威嚴,隻有君臣同樂的祥和閑適。《宋太祖蹴鞠圖》傳遞出的不僅是當時蹴鞠運動的團隊精神,更是北宋君臣共治天下的治國理念。隻可惜隨著王朝興替,蘇漢臣的原畫不知所蹤,隻留下元人錢選的臨摹圖,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宋太祖蹴鞠圖》原作者為北宋蘇漢臣,元代錢選臨摹,現藏上海博物館
明人王圻及其子王思義編撰的百科式圖錄類書《三才圖會》有蹴鞠插圖,描繪了3個身穿長衣的士大夫,在庭院裏蹴鞠的場景,隻見一人抬腳將球踢起,另外兩人在一旁密切注意球的落點,隨時準備接球。
除了百姓與士大夫,明朝的宮廷蹴鞠活動也是別開生麵,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人商喜所作《明宣宗行樂圖》,描繪了當時宮廷裏的各種體育活動,其中就有宣宗坐在宮苑龍椅上觀賞內侍蹴鞠的場景。
宣宗喜愛蹴鞠在大明王朝人盡皆知,曾為之賦詩“密密清陰接貝宮,錦衣花帽蹴東風。最憐婉轉如星度,今古風流氣概同”。宣宗詩中所言蹴鞠場上的“今古風流”,應該有當年宋徽宗因高俅球技絕倫而對其委以高官的往事。宣宗向徽宗致敬,也有一段發掘球星的“佳話”,隻是這段“佳話”有些殘忍。
據《萬曆野獲編》,宣德年間,漢王府軍士王敏“善蹴鞠”。宣宗聽聞王敏球技高超,就召其麵聖表演。王敏一番虎虎生風的精湛球技展示完畢後,宣宗“大喜”,要將其留在身邊伴駕踢球。正當王敏做著如當年高俅般高官任做、駿馬任騎的白日夢時,卻迎來絕後一刀。宣宗鑒於後宮大內不容男性隨意出入,竟然將王敏“閹為內侍”,讓其當了太監。不知《宣宗行樂圖》裏球場上蹴鞠的7人中,有沒有可憐的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