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非遺,激活千年運河活力的文化密碼(3)

2022-11-16 10:04:43光明日報

浙江,不僅是大運河漕運的一處啟程點,更是連通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水鄉社戲、越劇、餘杭滾燈展現著人們樸素細膩的藝術表達,船模藝術、象山漁民號子、徐福東渡傳說呈現著運河文化與海洋文化的交融與碰撞。

兩千餘年裏,大運河在服務農耕需求、平衡南北資源、促進區域交流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哺育出秀麗的沿河景觀、繁榮的周邊城鎮與璀璨的運河文化。如今,大運河的部分傳統功能已逐步退化,但見證了運河兩岸經濟發展、社會變遷與文化演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仍在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天人相合、兼容並蓄的大運河文化基因

大運河非遺中蘊含著諸多運河沿岸人民乃至中華民族共同的思想智慧、價值觀念和文化基因,主要體現在:天人相合的互動實踐、兼容並蓄的文化交流。

人們在大運河持續不斷的開鑿、疏浚、修築、維護過程中,在依河而居、順水行船、沿河貿易、引水灌溉的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許多特殊的傳統技藝和實踐技能。例如,在江蘇省興化市竹泓鎮,水鄉人民為出行和勞作方便,摸索出一套獨特有效的傳統木船製造技藝。人們以老齡杉木為主要原料,以鐵釘、麻絲、桐油等為輔料,製作流程包括選料、備料、拚板、油船等十多道工序,造出的木船輕盈靈巧、堅固耐用。這些傳統知識、技藝和實踐技能根植於人的需求,體現出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智慧。

非遺,激活千年運河活力的文化密碼

流淌千年的大運河新華社發

上一頁3/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