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非遺,激活千年運河活力的文化密碼(2)

2022-11-16 10:04:43光明日報

南北運河與海河在天津三岔口相彙,南來北往的人與物在這裏周轉、停留,構成了天津繁盛活躍的城市風貌。從場麵宏大的天津皇會,到深受百姓喜愛的天津“泥人張”、“狗不理”包子,再到茶樓裏的相聲、天津時調,共同點綴著津沽運河兩岸。

河北作為大宗商品的必經之地,亦為水路走鏢的交通要道。俠義豪傑在這裏演繹“鏢不喊滄”的故事,讓滄州武術名揚南北;運河沿岸瓷窯星羅棋布,磁州窯通過漳、滏兩河運往各地;吳橋雜技藝人勇闖碼頭,沿大運河北上南下。

非遺,激活千年運河活力的文化密碼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查滑拳光明圖片

大運河自蘇魯交界處的陶溝河口進入山東,經棗莊、濟寧、泰安、聊城、德州,一路迤邐向北。臨清貢磚、魯錦從這裏運往京師,祭孔大典、簫韶樂舞、仲尼古琴製作技藝則遠播著聖哲先賢的聲名。

隋唐大運河以河南洛陽為中心,形成了通濟渠和永濟渠。河圖洛書、洛陽宮燈、鈞瓷燒製技藝、朱仙鎮木版年畫、浚縣泥咕咕……穿城而過的融融運河把璀璨的中原文化傳遍中華大地。

作為通濟渠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運河安徽段承上啟下,連接東西,是謂“扼汴水咽喉,當南北要衝”。安徽在水路交錯間將南北文化融於己身,形成了泗州戲、淮北花鼓戲、徽劇等傳統戲劇,亦孕育出宣紙、徽筆、歙硯、徽墨等傳統技藝。

大運河從徐州、宿遷、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穿流而行。在大運河江蘇段,有洪澤湖漁鼓、杖頭木偶戲、小熱昏、秦淮燈會的繁華熱鬧,有宋錦織造技藝、蘇繡、南京雲錦織造技藝的巧奪天工,亦有傳統木船製造技藝、淮鹽製作技藝的人間煙火。

上一頁2/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