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走進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 領略多彩客家文化(3)

2022-11-09 09:27:35人民日報海外版

展示客家民俗

客家先民曆盡艱辛,從中原輾轉遷徙到南方,將中原地區的先進文明帶到所至之處,又與南方的古越等民族交流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館內采用實物展示、場景複原等方式展現客家豐富多彩的民俗,讓觀眾全麵感受這個古老民係的文化魅力。

在“多樣民居”展廳,展示了圓形土樓、四方土樓、圍龍屋等多種典型客家民居的建築模型。不同的客家人聚居區,為什麼會選用不同的建築樣式?在這裏會找到答案。閩西地區曆史上比較閉塞,交通不便,家族武裝衝突和匪患很多,這裏的客家人選擇了圓形土樓這種易守難攻、聚族而居的建築形式。圍龍屋在廣東的客家聚居區十分常見,前半部分為半月形池塘,後半部分為半月形房舍建築。兩個部分的接合部位由一塊長方形空地隔開,空地用三合土夯實鋪平,叫“禾坪”(或地堂),是居民活動或晾曬的場所。禾坪與池塘的連接處砌起一堵石牆。這樣的民居建築,兼顧了生活、生產和休閑的需要,體現出客家人的智慧。

展廳裏還有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築構件。清乾隆年間的客家祠堂抬梁式梁架呈品字形,通體暗褐色,梁上有貼金雕花圖案,重達數千斤。一組晚清黑漆木雕描金鏤空花卉人物紋隔扇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隔扇共有8扇,高317厘米、寬53厘米,每扇可分為兩部分,每部分均有上下滌環板和隔心(或裙板),結合浮雕、通雕和漆畫等裝飾手法,色彩對比鮮明,風格華麗莊重,應為宗族祠堂裏使用的隔扇。滌環板浮雕祥雲、瑞蝠狀吉祥紋飾,用漆畫繪製蘭蓮鬆等吉祥花木、博古圖和棋盤、書卷、如意等。裙板用8幅人物故事圖表現了一個寒門子弟經過多年苦讀,外出考取功名衣錦還鄉,並興旺整個家族的勵誌故事。隔心采用通雕工藝雕刻奇石、茂樹、繁花、喜鵲等,表達了希望家族枝繁葉茂、富貴強盛的美好寓意。

上一頁3/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