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甲午海戰中,南洋艦隊為什麼沒有參戰?(2)

2022-11-02 09:45:36中國國家曆史

派係鬥爭的棋子

然而,海軍始終是清末政治角力場的重要棋子。從發展脈絡上看,北洋是淮係勢力,南洋則屬於湘係,內部又有福建分支。清廷當然樂於看到地方實力派對立,這導致北洋南洋矛盾更加複雜,延緩了海軍發展。

1885年清廷成立海軍衙門,以李鴻章為會辦,意味著開始全力發展北洋海軍。按照原來的海軍建設計劃,南北洋都應購入鐵甲艦。可是,李鴻章打著「先成一軍」的名義,將定遠、鎮遠兩鐵甲艦全部歸入北洋屬下。

北洋外購了流行一時的「蚊子船」四艘:「龍驤」「虎威」「飛霆」「策電」,南洋也托李鴻章同樣購買四艘,結果等新船造好,李鴻章竟自己留用,而將龍驤等四艘舊船撥給南洋。

甲午海戰中,南洋艦隊為什麼沒有參戰?

▲龍驤號

經過李鴻章等竭力經營,北洋成軍後,一度號稱「亞洲第一艦隊」。在清朝看來,既然北洋艦隊如此強大,又何必經營南洋呢?

1885-1895年間,南洋海軍不僅很少添置艦船,原有的軍艦也損失不少,有的觸礁沉沒,有的年久失修,有的因經費緊張裁撤,有的改作訓練艦或運輸船,失去戰鬥力。

圖片從瞎指揮到裁軍

因為撥款不足,南洋海軍的軍艦大多數是上海、福建造船廠的國貨,外購的也多是「蚊子船」、炮艇等小型軍艦。

本來清朝造船工業水平就不及國外,沈葆楨還本著西方17世紀武裝商船式的海戰思路瞎指揮,要求造船「半兵半商」,軍民兩用,實際產物幾乎等於加裝火炮的運輸艦。還有的艦船幹脆就是商船改裝。

甲午海戰中,南洋艦隊為什麼沒有參戰?

▲沈葆楨的接任劉坤一

沈葆楨的後任也令人哭笑不得。1880年出任南洋大臣的劉坤一,不知為何,對鐵甲艦有一股本能的反感。李鴻章籌資購鐵甲艦,他冷言冷語說「金甲、銀甲亦屬無濟」。在他看來,南洋就是有鐵甲兵輪,也過於笨重,對福建、廣東鞭長莫及。

左宗棠也認為,購買鐵甲艦進行大洋決戰毫無把握,不如造些敏捷快船防守沿海要地。他憑直觀感覺,認為鐵甲船主要用於撞擊敵艦,而且笨重、行駛緩慢、易遭炮擊。他甚至認為李鴻章倡導購買鐵甲艦,是受了英國人出資的《申報》蠱惑。

甲午海戰中,南洋艦隊為什麼沒有參戰?

▲李鴻章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