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非遺數字化讓老手藝“活”起來、傳下去

2024-01-24 14:10:37中國文化報

本報記者  李榮坤

“這是我爺爺郎紹安在1930年做的《司馬光砸缸》,它的大小與我們日常使用的紙杯差不多,4個人物都在‘紙杯’大小的空間裏完成。它是我爺爺21歲時完成的作品。”日前,在中央民族大學舉辦的“文化遺產法治論壇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跨學科對話”學術研討會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麵人郎”第三代傳承人郎佳子彧介紹著北京“麵人郎”的數字化成果。

通過會場的大屏,麵人《司馬光砸缸》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眾人麵前。“這是目前我家保存時間最長的作品。非遺作品受製於材料等原因往往有物理壽命,子孫後代有可能會失去觀賞這些作品的機會。”郎佳子彧說。如今,非遺數字化技術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2023年初,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的資助下,郎佳子彧帶領團隊開始了“麵人郎”的數字化探索。

郎佳子彧介紹,他們通過3D建模等方式,將作品進行數字化存儲。現場,郎佳子彧還展現了《司馬光砸缸》作品的3D掃描模型,公眾可以從各個角度觀察作品的細節。“隻要數據在,作品就能保存下去,還可以通過更多移動端口讓更多人欣賞這些作品。”郎佳子彧說。

除了數字化存儲外,郎佳子彧還對非遺數字化的應用場景作了進一步考量。2023年舉辦的“百年散步——麵人郎家族藝術展”,結合數字化技術展現了“麵人郎”的百年變遷。郎佳子彧發現,非遺數字化後,有諸多應用場景被年輕人接受並喜歡,滿足了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方式。

聲音的記錄也是非遺數字化的重要內容。華玲(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翟紹華在工作和調查中發現,民間文學作為非遺分類的一大項,保護傳承現狀堪憂。很多經典的民間文學故事沒有被保存記錄,很多經典的非遺民間文學項目缺乏整理搜集人、講述傳承人。為此,翟紹華率領團隊創建了“拾遺聽69”微信公眾號平台,以“故事講述音頻+圖文”的形式,將經典的民間文學故事記錄、保存下來。

上一頁1/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