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漫步殷墟博物館新館 聆聽商文明回響

2024-03-05 10:13:33光明日報

【新展大觀】

光明日報記者丁豔王勝昔光明日報通訊員申昕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鑄有紋飾精美的青銅器、係統成熟的甲骨文、氣勢恢宏的宮殿群、規模龐大的王陵……殷墟,被譽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搖籃。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和甲骨文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

2月26日,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綠野草台、鼎立大地、青銅裝裹,在洹水之濱、殷墟之上,青銅鼎造型的殷墟博物館新館與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隔河相望,向世界解讀在這片土地上三千年前的過往與輝煌。

考古探源,全麵闡釋商文明

縱觀諸多實證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關鍵遺址,殷墟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1928年10月,在安陽市西北郊的小屯村,考古學家董作賓揮下第一鍬,中國考古人發掘殷墟的序幕由此拉開。此後,90餘載春秋,幾代考古人篳路藍縷、接續奮鬥,賦予了三千年前的殷商文明以血肉和靈魂,讓它真實而立體地重現世間。

一部殷墟發掘史,半部中國考古史——殷墟博物館新館一樓的“探索商文明”序廳,采用了中國考古最具特色的“探方”為背景,以時間為軸、以重要發現為線索,全麵係統梳理殷墟自1928年至今取得的重要成果,追溯了整個商文明的探索曆程,綿延近六百年的商代曆史畫卷漸漸清晰,鋪展於遊客眼前。

和絕大多數博物館不同,殷墟博物館新館將出土文物全部成組展出,既能讓觀眾了解到墓主人的全部信息,也能從出土文物的排列組合上了解商代政治製度、軍事思想、喪葬製度等,專題特展的設置更是別具一格,引人關注。

“以透物見人為主旨,用文物來講人的故事,這是博物館的特色,也是我們展陳設計的主要原則。”2月26日,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這樣向記者講述該館的策展理念及思路。

上一頁1/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