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異鄉漂泊四十載 豐邢叔簋重歸祖國

2024-02-26 10:15:33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日,國家文物局從美國成功追索被盜流失的西周豐邢叔簋。1月28日,文物在專人護送下,搭乘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班機安全運抵北京,結束其40年的海外漂泊曆程,重歸祖國懷抱。

  豐邢叔簋雙耳上端均飾卷鼻獸首,造型別致。

  豐邢叔簋雙耳上端均飾卷鼻獸首,造型別致。

  西周豐邢叔簋。

  西周豐邢叔簋。

該簋是豐邢叔簋原器,為一級文物

1月29日,經組織專家實物鑒定,並與曆史檔案照片、拓片資料反複比對核驗,從造型風格、裝飾工藝、銘文書體、鏽蝕麵貌、傷殘痕跡等方麵綜合判定,該簋是豐邢叔簋原器,為一級文物。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趙叢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青銅器本就是古代遺物中的珍貴品類,西周又是中國青銅文化高度發達的時期,何況這件屬於西周晚期的銅簋還帶有銘文,價值不言而喻。“這件器物造型規整,打磨平整,色澤美觀,具有高超的鑄造水平。器物的造型、紋飾以及銘文書體,皆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

豐邢叔簋於1978年在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一處西周晚期青銅器窖藏出土,通高18厘米,口徑21厘米,腹深12厘米,重6千克。腹鼓,斂口,上腹飾一周竊曲紋,腹下部飾瓦楞紋,圈足下接獸首三扁足,雙耳上端均飾卷鼻獸首,是典型的西周青銅器形製,具有簡潔而莊重的時代風格。此簋內底鑄有銘文3行18字(含重文2個)“豐邢叔作伯姬尊簋,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書法藝術精湛。器物製作工藝反映了西周青銅器高超的鑄造水平。1984年11月被盜,流失海外。

上一頁1/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