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生活場景 持續綻放時代光華
2024-07-17 10:14:44光明網
曲藝發展趨勢觀察:深度融合生活場景持續綻放時代光華
作者:劉紅英(中國文聯曲藝藝術中心教育培訓處助理研究員)
來自民間的曲藝曆史悠久,品種繁多,風格各異,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並深深融入城市肌理與鄉村血脈,體現著當地民眾的性格愛好、內在氣質和生活情趣。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與人們文化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它一度淡出了人們視野。近些年來,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曲藝與大眾日常生活場景深度融合,並獲得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華。
蘇州市一處評彈茶館中,正在上演蘇州評彈版《聲聲慢》。新華社發
《墜美山河》MV資料圖片
1、文旅融合,讓曲藝呈現活躍上升態勢
“到天津聽相聲,到東北看二人轉,到江南聽評彈,不算白來一場”,具有較高辨識度的曲藝演出成為越來越多人旅行打卡的必選項。通過城鄉旅遊演藝、互動體驗、傳媒推廣等,曲藝在促進地方消費升級、打造城市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留住文化記憶的同時,也在融入時代、融入社會、融入生活。
城市中,曲藝的演藝空間不斷拓展,人群較為密集的核心居住區、熱門商圈、旅遊景區、電影院、郵輪大巴、民宿酒店,以及曆史文化街區、老廠房、古建築等,都成為曲藝與人們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場景。如北京報國寺在明末清初時期曾是城中最著名的書市,是文人墨客的雅聚之地。今年3月,報國寺重啟古舊書市,人們不僅可以在這裏讀書、買書、曬書,還可以到寺內“聽工場”現場聽主題評書,在《三國演義》《水滸》《隋唐》《封神演義》等長篇書目的演播中豐富文化生活。在天津,40餘家相聲小劇場散布在街頭巷尾的謙祥益文苑、名流茶館、西岸相聲會館等場所中,隨處可以觀賞到的曲藝節目,展現出天津人特有的幽默樂觀豁達,也使無數遊客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