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昆曲煥新離不開“青春訣”

2024-03-14 10:29:26中國文化報

▲ 黃 卓  繪

▲ 黃 卓  繪

今年是昆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第23年。自從昆曲成為中國的“非遺之首”,隨著政府對非遺的保護與社會動員,昆曲的命運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從日漸衰微的趨勢轉變為具有生機與發展前景,昆曲的存續與價值成為一種廣泛的社會共識。

其中,年輕人的關注與喜愛,是昆曲傳承與傳播過程中非常突出的現象。譬如,從劇場的觀感來看,從“座中皆白發”到“座中皆黑發”成為一種直觀的印象與感歎。這種景觀迥異於許多雖然成為非遺但仍然缺少受眾的劇種和傳統藝術。在不同版本的“京城四大俗”裏,一般都包含“聽昆曲”這一項,這也意味著在文化消費裏,昆曲仍然受到關注,甚至會成為品位與身份的標識之一,這些也都是大眾文化的組成部分。

青春版《牡丹亭》的巡演與運作,可以說是這種轉變的“第一桶金”。青春版《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劃,由蘇州昆劇院於2004年開始巡演,迄今已有20年,演出400餘場。青春版《牡丹亭》選擇青年演員主演大戲,因之名為“青春版”,並以培養年輕觀眾為目標,以國內外著名大學為重要推廣場所。不僅將經過現代更新的“昆曲新美學”進行傳播,而且扭轉了昆曲的觀念,使其成為一種在青年中的流行文化。這一時段的大多數年輕人對昆曲的關注與興趣,首先是從青春版《牡丹亭》開始的。時至今日,盡管《牡丹亭》的版本很多,各個昆劇院團的新編昆曲層出不窮,青春版《牡丹亭》仍然是昆曲演出裏最受歡迎的劇目之一,已經成為“文化經典”。

上一頁1/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