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商周故事,濃縮在青銅銘文裏

2022-10-20 10:37:16國家人文曆史

西周是中國曆代仁人誌士心向往之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裏,中國人逐漸走出蒙昧,禮、樂開始成為整個民族的行為準則,殷商神秘可怖的宗教逐漸淡出;在這個時代裏,官僚製度逐漸成形,尚未從世襲貴族中脫離而出的職業官僚開始成為王朝統治天下的重要工具;在這個時代裏,理性的思辨源源不斷地出現,為後來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大碰撞奠定了基礎。可以說,這個時代為中華文化、中國曆史走向確定了基調,其影響直到今天仍未變弱。這個時代為我們貢獻了11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以青銅器為主。與前代相比,最大的區別是,越來越多的文字開始出現,文字讓我們可以得到的信息成倍增加,也讓這些文物有了更值得我們反複品味的內涵。

商周故事,濃縮在青銅銘文裏

虢季子白盤,西周,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收錄於《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虢季子白盤銘文111字,高度簡練地敘述了虢季子白戰爭中大勝,得到天子高規格賞賜的史事,為我們研究西周晚期戰爭、周戎關係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中國”之始

藏於陝西寶雞中國青銅器博物院的何尊可能是最為大眾所熟知的西周青銅器之一。

這隻堪稱不世珍寶的青銅尊差點永遠和我們失之交臂。1963年,寶雞人陳某在自家後院挖掘出一隻青銅器。次年,這個鏽跡斑斑的銅疙瘩被出售至廢品收購站。1965年,寶雞市博物館幹部在廢品收購站發現了這隻青銅器,將其購回,確定這是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銅尊。又過了10年,上海博物館館長、著名青銅器研究者馬承源發現尊底厚厚的銅鏽下掩蓋著青銅銘文,經清理後,122字的長篇銘文現世,如同一道驚雷,炸響在中國曆史上空。

商周故事,濃縮在青銅銘文裏

何尊,西周,現藏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收錄於《首批禁止出國 (境)展覽文物目錄》

銘文內容大意為:成王五年四月丙戌,成王剛遷到成周洛邑時祭祀了武王,在祭祀之後,成王對周宗室子弟們發表了長篇訓話,先回憶了子弟的父祖輩輔佐文王、武王的舊事,承認了宗室對王朝建立立下的汗馬功勞,希望姬姓宗親能始終忠誠輔佐王室。

按照《尚書大傳》的說法:“周公攝政,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製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周王朝在周武王死後的第三年徹底平息了席卷王國東部地區的大叛亂,在第五年營建了鎮服東部國土的新都成周。之後兩年,周公旦將統治權歸還成王,北麵稱臣。何尊的出土再次印證了古文獻記載的真實性,為研究西周曆史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坐標。

在何尊的長篇銘文中,成王回憶裏,武王為王朝新都擇址時曾向天報告“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中國”一詞在曆史上第一次出現,何尊因此“出圈”。實際上,此“中國”非彼“中國”,武王口中所說的“中國”實際上是指“中央之城”,也就是成周洛邑。在中國南方得到開發之前,洛陽附近處於幾大地理單元的中心,四方道路彙聚於此,武王擇址於此,一方麵是因為此處便於周人管理東方國土,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四方入貢道裏均”。而在之後的曆史演進中,“中國”逐漸從“中央之城”轉變為華夏文明覆蓋之地的代稱,中國人也成為華夏民族共同的名字。

召公與燕國之始

現藏天津博物館的太保鼎是一件讓人過目難忘的精品青銅器。與尋常所見古樸厚重的青銅方鼎不同,這隻方鼎體積既小,裝飾也頗具匠心:鼎腹呈淺長方形,折沿上立耳,鼎足細而高。鼎體四邊裝飾誇張的扉牙,四麵裝飾獸麵紋和垂葉紋,每隻鼎耳上趴著兩個身似虎、長垂角的怪獸,鼎足根部裝飾獸麵,中部又有輪狀裝飾。總而言之,裝飾繁縟的太保鼎在西周早期格外顯眼。

商周故事,濃縮在青銅銘文裏

太保鼎,西周,現藏天津博物館,收錄於《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清鹹豐年間,山東省壽張縣梁山下出土7件西周青銅器,即著名的“梁山七器”。除了太保鼎外,其他六器要麼流落海外,要麼蹤跡不明,太保鼎成為目前唯一一件在國內可以見到的“梁山七器”

上一頁1/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