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千年大運河煥發新生機(2)

2022-10-08 07:57:56光明日報

大運河申遺成功後,按照人文運河、生態運河、魅力運河的理念,北京通州著力恢複和提升大運河防洪排澇、輸水供水、內河航運、生態景觀、文化傳承等功能,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契機,開啟“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目前,“燃燈塔及周邊古建築群”景區已按曆史格局完成了提升修繕,總建築麵積近3000平方米,包括燃燈塔、文廟、佑勝教寺及紫清宮。“景區南廣場名叫‘淩雲廣場’。到了夏天,廣場通過蓄水會形成一片水麵,將塔影倒映其中,再現‘古塔淩雲’的壯麗景觀。”從小在運河邊長大的運河研究專家任德永告訴記者。

燃燈塔不遠處,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排列錯落有致,三大建築風格和而不同。曾經的東亞鋁業老廠房華麗轉身,被改造成城市綠心活力彙,利用工業遺存和老舊廠房,打造成集文化、健身、休閑於一體的水城共生、人水和諧的綠色空間。

今年4月,京杭大運河補水後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現在看北運河,處處都不一樣,處處都是新景色!”任德永自豪地說。

河北滄州:兩岸美景入畫來

9月1日,京杭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實現旅遊通航。遊客泛舟水上,觀覽運河兩岸無限風光。

滄州段全長216公裏。欣賞著運河美景,看著河岸邊的佟家花園拆遷改造區,滄州市民劉宗成感慨地說:“我家就住在運河岸邊,現在不但運河獲得了新生,我們也將搬到新的安置樓,在新家開始新生活。”

近年來,滄州對大運河沿線配套工程進行了全方位升級改造:新建12座旅遊碼頭、6座步行景觀橋;積極實施引水、補水工程,2021年引水1.8億立方米,今年又完成引水3億立方米;下足功夫提升大運河兩岸綠化工程,一條綠意盎然的生態走廊展現在公眾眼前。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