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編柳 妙手生花(護文化遺產 彰時代新義)
2022-09-27 10:18:16人民日報
山東博興縣創新非遺柳編技藝
匠心編柳妙手生花(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
圖為博興縣柳編手藝人的作品。 本報記者李蕊攝
核心閱讀
毫不起眼的柳條,可以編出來什麼?1萬多把“魯班鎖”組成的巨型燈籠,上海世博會展館外牆,造型可愛的手工藝品……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重視國家級非遺項目博興柳編傳承發展,將非遺傳承融入產業發展,融入鄉村振興,手藝人致力於創新編織技藝,讓老手藝煥發新活力。
“與人同高的燈籠,你見過嗎?”未進家門,老賈先賣起關子。
跟隨老賈的步伐,一入庭院,便見一盞巨型燈籠懸於樹旁,定睛一瞧,整個燈籠沒用一顆釘子、一根繩子,卻非常牢固。原來,燈籠是由柳條編織成的1萬多把“魯班鎖”組合而成。
老賈名叫賈流遠,是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柳編匠人。博興柳編技藝曆史久遠,據記載已有800多年曆史,2011年5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近年來,博興縣一批手藝人潛心研究柳編技藝、創新產品樣式。巧手之下,老手藝呈現新麵孔,古老非遺“編”出新花樣。
柳編越做越新潮
作為博興縣灣頭村有名的“巧匠”,老賈雖年過七旬,手藝卻不減,村裏人常稱讚:“老賈手藝是寶,柳編越做越新潮。”
老賈在20多歲時,開始學做柳編,“當時家家戶戶做柳編,大多是簸箕等物件。”後來,柳編銷量下滑,相關製品逐漸被替代,不少手藝人開始另謀出路,可老賈始終認為,手藝不能丟,天天琢磨怎麼把老手藝做出新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