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以文化澆灌 助“雙減”紮根——兒童文化產品調研

2022-09-22 09:33:39光明日報

編者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始終是國家大計,民生大事。為革除功利性教育弊病,推動教育回歸本質,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提出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持續規範校外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以下簡稱“雙減”)。“雙減”政策一經發布,即得到多方響應,從學校探索豐富課後服務內容的路徑,到校外培訓機構積極探索轉型升級,再到家庭重新謀劃安排學生突然“閑下來”的課餘生活。在這一過程中,文化產品和服務等相關教育資源需求激增,教育端和市場端的文化需求倒逼供給端深化思考、優化實踐。鑒於此,中國傳媒大學調研組對青少年兒童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現狀進行梳理,並提出在此背景下,滿足青少年兒童對文化產品和服務新需求的對策建議。

“雙減”政策落實一年多來,文博場館、美術館、科技館等成為學生們度過假期的優先選擇,各地頂流博物館預約爆滿、一票難求。在響應“雙減”政策的過程中,各類文化市場主體也在轉變定位。例如,2021年,蘇州博物館設立國內首家針對青少年兒童的博物館學校,借助數字媒體技術開發展陳項目,以寓教於樂的呈現方式將晦澀難懂的文化知識變得生動溫馨、易於接受。

“讓孩子從學科培訓回到古建築名人館,了解家鄉的風土人情、曆史文脈,這比很多網課效果都顯著。”不少家長表示,博物館學校知識性與趣味性融合的教育模式,豐富了孩子的業餘生活,增加了孩子的文化素養,體現了“雙減”政策帶來的社會教育理念與行動的變化。

以文化澆灌 助“雙減”紮根——青少年兒童文化產品供給調研

安徽省黃山市程大位博物館內,孩子們在製作算盤。杜宇攝/光明圖片

文化產品助力“雙減”政策落地

校外非學科類素質教育需求激增

“雙減”政策的初衷是讓教育回歸本質,因“雙減”而卸下繁重課業負擔的學生也有了不少富餘時間。如何讓教育發揮涵養精神、啟迪心靈、激發自主性、全麵提升學生素質的本質功能,如何有效充實青少年兒童的課餘時間,成為“雙減”落地中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麵對的話題。

相關報道顯示,在“雙減”後的首個開學周末,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圖書大廈青少年課外讀物類圖書銷售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一些民營書店也做出調整,主打課後書香閱讀服務,開展線上線下公益講座,開發習慣養成、傳統佳節、紅色文化等文化涵育課程,優化公共閱讀空間,為孩子們提供充滿“書香”的課後時光。“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麵培養的教育體係”有賴於素質教育資源的長期優質供給,而文化產業針對青少年兒童的產品供給,正是構建這一教育體係的主要路徑。

文化素質涵育需“從娃娃抓起”

誦讀詩書古籍、“打卡”文博場館、聽學傳統戲劇、參與非遺體驗成為學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穿漢服、讀紅色經典、看國風動漫在中小學生中日漸流行……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兒童熱衷於國風文化。伴隨著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華文化影響力極大提升,青少年兒童在多渠道和多樣態的文化涵育中時刻感受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魅力,並主動參與中華文化的現代表達和創新轉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青少年兒童的文化素質涵育需深入挖掘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在潤物細無聲中將中華文化基因根植於青少年兒童內心。而文化產品和服務正是進行青少年兒童文化涵育的重要手段,應通過喜聞樂見、“兒童友好”的表達形式、傳播方式和服務模式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沁潤,讓“雙減”政策的價值意涵落到實處。

文化產品成為家庭教育功能重塑的抓手

長久以來,教育競爭導致家庭教育錯位和越位,引發了在社會大眾中蔓延的焦慮情緒。“雙減”政策不僅“清空”了青少年兒童在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的額外負擔,也倒逼家庭重新思考自身教育功能的定位。

伴隨著“雙減”政策落地,不少家長積極適應教育環境和模式的新變化,主動回歸親子陪伴、言傳身教和立德樹人的家庭教育本源,但也有部分家長對於如何真正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缺乏正確認知,甚至“病急亂投醫”。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兒童成長的基石,也是人們接受學校教育的基礎。豐富、優質且適合中國青少年兒童自身特點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夠幫助家庭立足於孩子一生的成長目標,科學有效地組織、利用教育資源,從而成為促成家庭教育功能轉向的重要抓手。

以文化澆灌 助“雙減”紮根——青少年兒童文化產品供給調研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一家幼兒園的孩子們在表演非遺項目“下箬馬燈”。許斌華攝/光明圖片

青少年兒童文化產品供給日益多元和規模化

公共文化服務提供“嵌入式”的公益文化內容

“雙減”後,一些文博場館聯合學校和社會組織,開展博物進校園、進課堂活動。例如,從“把課堂搬進博物館”到“將博物館資源引入校園”,再到利用數字科技與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研發“博悟博學課程”,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胡同小學為1300餘名學生提供了優質的課後博物服務項目,既開拓了學生視野,也增進了學生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深刻認知。

當前,以公共圖書館、文博場館、美術館等為主要載體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不斷創新服務思維、拓展服務邊界、豐富服務內容,聚焦青少年兒童的教育審美需求,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嵌入式”公益文化活動,提升了青少年兒童的文化獲得感和滿足感。

文化產業各門類提供“立體化”的優質內容供給

“雙減”後的第一個暑假,在寓教於樂中講授傳統文化知識的網絡動畫片——《故宮裏的大怪獸》上線,全網播放量超過10億。該劇原書作者常怡表示,“每個國家的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童話故事,我想讓自己的孩子能感受到中國的傳統審美。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而不是非要去歐洲、美國找尋”。

伴隨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針對青少年兒童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日益多元,並呈現垂直化、細分化和專業化的發展趨勢。圖書出版、演藝娛樂、影視、動漫、遊戲、旅遊等文化行業紛紛瞄準青少年兒童的市場藍海,開發推出適配青少年兒童需求的文化產品。如兒童圖書出版發展日益規模化、精品化和科學化,並逐漸形成了分級閱讀的科學體係。除此之外,麵向青少年兒童的音樂劇、舞台劇、話劇等演藝作品層出不窮,各類劇場院團紛紛開設兒童專屬的劇場和藝術節展。

科技賦能提供“全場景”沉浸式文化體驗

數字科技加速了文化資源領域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品的更新,“文化+”為青少年兒童提供了日益多元和場景豐富的文化服務體驗。借力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針對青少年兒童研發設計的紅色基地探訪、考古尋寶、夜宿動物園、博物館之旅等文旅研學項目不斷升級,開放的教育環境和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增加了教育的趣味性和滿足感。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各類文化供給主體積極破圈,紛紛向線上遷移,提供豐富多彩的“雲文化”體驗,各類藝術機構和博物館的“雲展覽”、跨越時空的“線上音樂會”、碎片化播放的“凱叔講故事”App等,為孩子們提供了具有現場感的雲端體驗。5G、AR/VR、AI、全息投影、多通道投影等數字技術融合文化創意,讓原本靜止和具有時空距離感的文化資源更具趣味性和親和力。例如,“雙減”後,湖南省博物館推出“千年窯望”長沙窯MR(混合現實)數字體驗活動,使青少年對於文化的感知和學習更具故事感、角色化與交互性。

青少年兒童文化產品供需不平衡

供給缺乏:適齡化的本土原創文化產品供給薄弱

目前,我國青少年兒童文化產品的供給規模日漸擴大、供給種類日益增多,但覆蓋領域相對單一,同質化產品多,國外精品引進多,本土優秀原創作品嚴重匱乏。以童書產業為例,當當網“2021年十大暢銷童書”中,國外翻譯作品占6本,這一比例也是近年來童書暢銷榜的常態。再以演出市場為例,大麥網“兒童親子”類演出劇目中,美國百老彙經典劇、日本奧特曼係列劇、英國經典繪本劇等國外劇目,無論是關注度還是推薦度均高居榜首,占該分類作品近80%。由於缺乏原創動力,市場逐利心切,很多兒童文藝作品通過照抄、模仿甚至山寨的方式進行模式化生產,製作理念落後、敘事結構失衡、人物扁平蒼白、故事缺乏新意,隻能通過刻意堆砌情節和製造噱頭吸引兒童注意,被貼上了“粗製濫造”“小兒科”等標簽。

此外,主題鮮明的青少年兒童文化產品供給薄弱,尤其缺少傳播中華文明、傳承優秀文化、彰顯中國精神的適齡文化產品。近年來,國產動漫電影呈井噴之勢,《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高票房國漫電影都是基於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但其受眾群體以成年人為主,表達和呈現的主題價值觀也多為成人視角。如何以獨特的中國風格表達兒童的世界和價值觀,以充沛的想象呈現豐富的曆史文化和未來,創作出適配青少年兒童的優秀作品,是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

供需錯配:警惕低質低俗產品擠占文化市場空間

我國兒童文化市場存在著旺盛的需求,文化產品供給種類繁多,但質量參差不齊,市場繁榮的同時,也存在著劣質產品擠占優質產品空間的隱患。今年6月,有關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教材的“插圖事件”引發了網絡熱議,一些低俗、媚俗甚至迎合惡俗趣味的兒童讀物被曝光。除了出版物,音視頻、動漫和網絡遊戲的“問題內容”更不容小覷。由於傳播廣泛、直觀、更具吸引力,一些網站播放平台審核不嚴格,加之我國缺乏明確的分級製度等原因,恐怖、暴力、荒誕、庸俗等內容更容易出現在視聽文化產品中。相反,部分優秀經典原創作品卻因缺乏市場關注,宣傳效果不夠理想,難以接觸到更廣泛的兒童群體。在信息加速流通的數字時代,由於信息不對稱,良莠不齊的文化市場往往令家長們眼花繚亂、選擇盲目。

此外,我國兒童文化產品供給缺乏適合青少年兒童心理和理解能力的優質原創作品,一些作品徒有“熱鬧”和“好看”的外表,卻很難抵達小受眾的內心。部分國產暢銷動畫作品頻頻被評價為“說教簡單粗暴”“缺乏審美”,雖然取得了不錯的商業成績,但社會效益值得商榷,叫座未必叫好。兒童文化產品不能一味迎合市場,必須強調兒童本位意識,尊重兒童本來的樣子。《哪吒鬧海》《小蝌蚪找媽媽》《九色鹿》等經典國產動畫作品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正是因為抓住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並在溫馨故事中蘊藏了很多知識和道理。

以文化澆灌 助“雙減”紮根——青少年兒童文化產品供給調研

暑假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帶著孩子走進甘肅省敦煌市博物館。侯崇慧攝/光明圖片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