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大唐悲催的詩人:人到中年,處處是危機(2)

2022-09-05 10:38:45菊齋

安史之亂爆發的第二年,唐肅宗即位,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在江南的劉長卿被分到蘇州當了一個縣尉。雖然是個小官,但出頭日子總有盼頭了。劉長卿收起悲傷迷茫的心情,兢兢業業地工作。

至德三年(758),劉長卿升任代理海鹽縣令,從九品到七品,劉長卿的仕途似乎走上了正軌。

然而悲劇早已瞄準了他,才當了一年縣令的劉長卿就被同僚使絆子,因錢糧問題吃了官司,被同僚誣陷下獄,幾經輾轉,被貶到了潘州南巴(廣東電白)。

在途徑南巴路上,劉長卿在江西遇到了被貶遇赦的“詩仙”李白,人生何處不相逢,兩個難兄難弟不免唏噓一番,劉長卿給李白寫了一首詩:

江上花催問禮人,鄱陽鶯報越鄉春。

誰憐此別悲歡異,萬裏青山送逐臣。

——劉長卿《將赴南巴,至餘幹別李十二》

和李白道別後,劉長卿倍感惆悵,前路漫漫,隻能道一聲彼此珍重。

前途渺茫,離家鄉愈遠,思鄉之情也愈加濃厚。又是一年春意濃,本該闔家團圓的日子,可詩人仍在漂泊的路上。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劉長卿《新年作》

新年伊始,天下共春,可是劉長卿卻開心不起來,自己孤零零地滯留於炎南天畔,升遷無望。他不知道前方的路該怎麼走,也不知道前麵還有什麼危機在等著他?

疲於奔波的劉長卿,好在等到了朝廷召回,接受“重推”,這一回貶謫,讓他折騰了九年之久。

彼時的江南經曆了劉展之亂,也變得破敗蕭條。為了恢複江南經濟,朝廷設置鹽鐵轉運使職位。劉長卿的人生遇到了轉機,他進入了轉運使劉晏的鹽鐵部門。

他從基層一步步幹起,先後擔任推官、判官、留後,一直幹到顎嶽轉運留後,這時的劉長卿已掌管一方財政大權,升遷之路指日可待。

上一頁2/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