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學史:激活明清宮廷文化遺產的新視角(5)
第二,藝術媒介視閾中的故宮文學史。不僅具有單一的書麵文字寫作的形態,還有大量書麵寫作與物質文化交錯的形態,是故宮文學一個重要特點和存在方式。因此,要通過跨藝術媒介的視角來整體審視和闡發故宮文學的美學內涵。匾額楹聯是故宮視覺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某種意義上它們是一個個藝術和政治相融合的美學裝置。因而要從裝飾的美學概念和理論視角來闡釋其跨媒介的政治美學和文化美學的內涵。
故宮的建築、繪畫與文學往往體現出整體化的特點。宮廷戲劇是故宮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並非隻是劇本,而是與宮廷演出的不同建築和舞台美學空間緊密聯係的,所以宮廷戲劇研究要進一步體現出跨藝術媒介的整體性。
第三,朝野互動視閾中的故宮文學史。在一般的明清文學史書寫中,宮廷文學的固執陳舊或者浮華的一麵被無限放大,以此來映襯出紫禁城之外的地方文化空間和市民文化空間的文學文化活力。這樣被塑造起來的朝野二元對立的文學史敘事視角,忽略了故宮文學史實踐中豐富的朝野互動的層麵。
朝野互動主要體現在帝王大臣對於文學的提倡進而影響到當時文學創作,而大臣與皇帝的互動也影響到了宮廷的文學創作氛圍。往往由大臣主導參與的文學結社是朝野文學互動的一個重要樞紐,不同帝王主政時期對文學結社的態度鬆緊不一,使得不同時期的故宮文學史具有不同的風格特征。宮廷之外的文學創作,特別是小說戲劇創作中,也存有許多對宮廷生活的想象書寫,這是朝野互動中外對內的一個獨特層麵。
第四,全球史視閾中的故宮文學史。故宮文學區別於中國曆史上其他時期宮廷文學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某種程度上的全球性,體現了中國曆史發展的明清轉向。無論在朝鮮、越南、琉球等來華使團人員的記錄中,還是在明清帝王的文集中都有大量相關文本。在處理這一部分文本的時候,既需要有文學的本位,又不能簡單地堅持過往的純文學觀。隻有抱有一種大文化史觀和大文學史觀,才能理解和彰顯出故宮文學史的世界意義。同時,這也要求將不同媒介的文本進行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