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他們在國家博物館做“文物醫生”(2)

2022-08-11 10:40:42科技日報

展覽講述了一個個小故事。

比如,怎麼確定重要文物後母戊鼎的重量?

1994年,國家博物館和中國計量科學院合作,采用多次稱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確定後母戊鼎重量為832.84公斤,比以往認為的重量輕了40多公斤。這是因為後母戊鼎的四隻柱足下端都存在一個空腔,裏麵淤積了大量填土。這次係統保護工作將填土全部清出,鼎身重量大大減輕。

複製後母戊鼎時,鼎耳、四足、器身四麵、器底及內壁均單獨翻製矽橡膠模具和玻璃鋼樹脂套模;采用現代精密鑄造方式鑄造出複製品銅胎;再比對原文物采用傳統工藝隨色做舊。此次展覽也展出了精心修複過的婦好墓司丂母斝、庚兒鼎等一級文物,以及大盂鼎、四羊方尊等重器的複製品。

科學儀器是文物保護的重要工具。在開展館藏青銅偶方彝綜合保護研究時,文保人員利用X射線成像、紅外熱波成像、掃描電鏡能譜分析、便攜式X射線熒光、X射線衍射分析、拉曼光譜分析及三維視頻顯微鏡等方法,揭示了青銅偶方彝的曆史修複狀況,分析了修補材料的化學成分和分布位置,判斷了鏽蝕種類及其穩定性,研究結果為偶方彝的保護修複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中國書畫裝裱、修複和臨摹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手工技藝。文保人員將傳統修複技術與現代科學檢測深度結合用於文物的科學保護和修複。在對郎世寧《鬆鶴回春圖軸》進行修複時,使用透光攝影技術,發現畫心局部折裂位置形成了穿透性病害,也找到了曆次修複痕跡和貼條位置。大幅麵X射線熒光掃描成像揭示了重彩畫中各種礦物顏料的分布情況,為文物修複方案的製定和實施提供科學指導。

數字化也給文物帶來了新活力。“智慧國博”建設啟動以來,國家博物館開展了文物三維數字化項目,利用高精度的數據采集設備、精準的紋理映射算法,全方位留存了文物的三維數據。修複師將現代科學技術3D打印與傳統工藝相結合,仿製了西漢錯金銀雲紋犀尊、商代婦好墓青銅觚等青銅器,拓寬了文物複製的途徑和方法。

成小林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科技手段就開始介入文物保護。如今,科技已經深度參與到文物保護、修複的全過程。隨著研究的深入,文保人員也發現了一些基礎、共性的關鍵科學問題,采用綜合、交叉手段,開展文物保護機理的基礎研究。無論是青銅器、紡織品、陶瓷器,還是古代書畫或近現代文獻檔案,一代又一代文物保護修複人員在傳承和借鑒基礎上,保護著中華民族重要的曆史遺產。

上一頁2/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