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中國人千年探天史:先民眼中的宇宙什麼樣?

2022-06-10 11:28:47國家人文曆史

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中國對浩瀚星空的探索,又邁入了一個全新的征程。

日升月落,鬥轉星移。這些神奇的現象世世代代吸引著我們的目光。先民眼中的宇宙是什麼樣的?

中國曆史上,又取得過怎樣輝煌的天文成就?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明明暗暗,惟時何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斡維焉係?天極焉加?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天何所遝?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早在2300多年前,大詩人屈原就用一首長詩《天問》,本著上下求索的精神與勇氣,發出了對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問:“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從哪裏得以產生?”“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為何而燃?”“陰陽參合而生宇宙,哪是本體哪是演變?”“天在哪裏與地交會?黃道怎樣十二等分?”“日月天體如何連屬?眾星在天如何置陳?”……他一口氣對宇宙、天地、社稷、人事提出了170多個問題。

千百年來,對宇宙的追問與探索,是中華民族矢誌不渝的夢想。在探索星空的道路上,從古至今,中國人的腳步從未停下。今天,中華先民對宇宙的不懈探索和浪漫情懷,被腳踏實地的科技工作者繼承,“神舟”飛船、“嫦娥”探月工程、“玉兔”月球車、“鵲橋”中繼衛星、“天宮”空間站……而行星探測任務則被冠以“天問”的大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這是中華民族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堅忍執著與文化傳承。探求科學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中國人千年探天史:先民眼中的宇宙什麼樣?

位於河南省登封市的觀星台夜景。觀星台建於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跡之一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人類自有生以來,在空間上麵對上下四方,在時間上經曆古往今來,世代身居大地、日夜環顧天穹。在進行天文觀測的同時,我國先民也開始思考我們居住的宇宙結構,並形成盤古開天辟地、女媧煉石補天等神話。戰國時屍佼對宇宙下了定義:“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漢書·藝文誌》)古代從農耕、畜牧、漁獵出發,普遍重視天象觀察,天文知識十分普及。

中國人千年探天史:先民眼中的宇宙什麼樣?

《女媧煉石補天圖》,現代,戴敦邦,橫133厘米,縱66厘米,紙本設色。女媧補天是上古神話傳說之一,所反映的是“蓋天說”理論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據《尚書》記載,上古時代的帝堯(約活動於4300多年前)曾命令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即根據天文觀測編製曆法。20世紀60年代在山東莒縣出土的距今約4500年的陶尊上,發現有由“日、月、山”等組成的符號,有人釋為“旦”字,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天象紀事。在17世紀以前的漫長歲月中,肉眼是人類觀天的唯一工具,農業社會的需要產生了早期的曆法,一代又一代的探索者,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辛勤地觀察日月星辰,研究它們的運動規律,記錄了大量重要的天象,積累了寶貴的天文資料,為近現代天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礎。

中國人千年探天史:先民眼中的宇宙什麼樣?

郭守敬雕像,現代,曹春生,雕塑,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

上一頁1/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