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俄博物館聯合展出中國藏品(3)
2024-11-01 10:34:57環球時報
中方也為這次展覽提供了部分內容,入口處展示了主題為良渚文化的一係列照片和圖像。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亞歐總站記者王德祿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兩年,俄羅斯對中國文化產品的需求在增加,其文化市場也在“向東轉”。在傳統與文化方麵,中俄有不少相近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之處。通過展現良渚文化,俄羅斯人可以對中國文化的起源有更加具象的了解,認識到它來自哪些流域、主要以怎樣的形態呈現,“通過對古老文明的溯源能更加了解一個民族的心態,能挖出更多指向精神內質的東西”。王德祿認為,俄羅斯年輕人通過觀看這樣的展覽,能找到一個探索中國文化的路徑。在了解中國文化各側麵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個相對客觀的認識,這種認識也構成了民間交流的基礎。
博物館藏品需要去“旅行”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3位俄羅斯博物館館長都談及俄中之間的文化交流。他們介紹了各自與中國開展過的合作項目,或是舉辦過的中國主題展覽。比如,韃靼斯坦共和國國立博物館下屬的列寧故居博物館曾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參與舉辦過相關活動。菲利潑夫說,4年前,他所在的下諾夫哥羅德曆史與建築文物保護區博物館舉辦了以俄中關係為主題的展覽,通過展示兩國民眾能產生共鳴的一些不同時期的生活物品來凸顯彼此的共通之處。最近,該博物館還對訪客公開了自己的倉庫,其中存有大約100件中國瓷器。波羅諾耶娃告訴記者,布裏亞特共和國國家博物館曾在2019年舉辦過以龍為主題的展覽。“‘龍’這個中國文化符號在俄羅斯年輕人當中非常受歡迎。”維亞特金娜說,他們製作中國展覽的小紀念品時,主要也是推出帶有龍元素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