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深度融合生活場景 持續綻放時代光華(4)

2024-07-17 10:14:44光明網

直播間成為曲藝的第二舞台,“演藝+直播”使更多曲藝藝術、演員被觀眾看到。包含曲藝在內的傳統文化類演出依靠創新的形式吸引來更多觀眾。如原版是北方話的古風歌曲《聲聲慢》以彈詞或粵曲唱法火爆網絡,不僅有大量評論在直播間點播該曲,還帶動了彈詞等曲種的線下演出市場。除了評彈、相聲、粵曲、南音和二人轉等全國知名的大曲種,如三棒鼓、蘇北大鼓、鼓盆歌、蓮花落等地方小曲種及肖永昌、張相成、牛崇祥、肖伍、王金龍等一批鄉村“守藝人”也通過網絡被看見、被了解、被肯定,對曲種發展傳承產生積極意義。

網絡平台成為曲藝技藝、知識互動傳播新空間。在直播中,演員直接麵對觀眾,通過評論、彈幕等形式第一時間了解觀眾愛好和需求,靈活調整演出。一些青年評彈演員在直播時,一部分時間演唱《白蛇傳》《珍珠塔》等傳統曲目,一部分時間則依據觀眾的互動內容,演唱一些“評彈味”的流行歌曲。這種互動方式吸引了大量原本不了解評彈藝術的人走進直播間,逐步產生興趣開始欣賞傳統曲目,成為穩定的評彈觀眾。一些演員則對曲藝直播內容進行設計,在表演之外分享相關曲種的藝術賞析、發展曆史以及有趣典故,這些由直播生成的短視頻也成為曲藝藝術普及的重要載體。

曲藝植根於民間,不少曲種原來就是民眾自我娛樂的消遣方式,形式簡便,與民眾有著密切的血肉聯係。隨著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的完善和非遺保護工作的推進,曲藝在群眾文藝活動中再次出現熱鬧景象,眾多愛好者也成為曲藝的共建者。

曲藝是藝術,更是生活本身。曲藝融入生活,也就真正活在了當下。

《光明日報》(2024年07月17日16版)

上一頁4/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