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昆曲煥新離不開“青春訣”(2)

2024-03-14 10:29:26中國文化報

非遺在中國社會的普及與流行,與青春版《牡丹亭》的巡演相輔而成。自2006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生效後,我國政府對非遺進行了強有力的推廣與建設。不僅各級政府都設立非遺相關部門,進行常規的非遺評審,推動非遺立法,而且在高校陸續開設非遺專業。非遺保護成為一種新的話語,將原有的“民族藝術”“民俗”“民間文化”之類的話語進行“翻新”,成為一種全民關注並吸引社會各界投入資源的文化活動。青春版《牡丹亭》的運作中,就有效地和非遺的概念相結合,提出“原汁原味”“隻刪不改”等昆曲製作理念。由於昆曲是中國第一個進入世界非遺的項目,在非遺保護的實踐裏,昆曲往往會成為最早實施與試驗的領域,諸如文化生態區的設立、各級傳承人的認定等,昆曲與非遺在中國社會日益滲透,日漸成為年輕人熟悉與關注的對象。

昆曲是中國文化在明清時代形成的一種高濃度的藝術,它像一個倒三角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諸多精華彙聚於一身,譬如昆曲文學與我國的詩文學聯係緊密,昆曲音樂是我國古典音樂的寶庫,昆曲表演與昆曲美術是我國古代舞蹈、舞台藝術與工藝美術的結晶。對於年輕人來說,它就像是一種文化血緣,不僅蘊含著我國文化的基因,而且是我國文化的重要資源庫。換言之,昆曲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一種通往更多種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通過了解與學習昆曲,可以接近與進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殿堂。

新世紀以來的昆曲發展,實現了一種重要的範型轉換與價值重構。百年間,昆曲從宮廷藝術轉變為民間藝術,如新編昆曲《十五貫》就進一步實現了昆曲的轉型。21世紀以來,昆曲發掘了“情”與“美”的元素,以情感的表達作為昆曲的內核,以古典又現代的美學作為昆曲的景觀,部分新編劇目得以參與當代社會文化的發展進程,因而重塑了昆曲的形象。昆曲作為既承接了“過去”又指向“當下”並參與“未來”的傳統藝術,可以作為中國文化的典型符號之一,與當前社會文化進行更為深度的融合。正是在這一點上,昆曲的發展與年輕人的關注處於一種緊密的互動與共振之中,從而有益於塑造一種具有新的“現代性”的中國文化。

上一頁2/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