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非遺數字化讓老手藝“活”起來、傳下去(2)

2024-01-24 14:10:37中國文化報

據了解,自2022年“拾遺聽69”微信公眾號平台創辦以來,已發布了近700篇民間文學故事,並獲得北京市16個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支持,發布的傳說故事已覆蓋北京市12個區。故事涵蓋《八達嶺長城傳說》《潭柘寺傳說》等17項非遺民間文學故事。翟紹華介紹:“我們還將故事的音頻在喜馬拉雅、懶人聽書、荔枝FM、蜻蜓FM等平台同步發布。”

非遺的數字化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推動。2023年8月,文化和旅遊部批準發布了我國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文化行業係列標準《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 數字資源采集和著錄》,自此非遺數字化實現了有“標”可依。該標準明確了非遺數字資源采集和著錄的總體要求,規定了十大門類(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非遺代表性項目數字資源采集方案編製、采集實施、資源著錄方麵的業務要求和技術要求,共11部分。在各個部分中,明確了“采集什麼”“怎樣采集”“如何著錄”等,具有很精確的指導作用。“該標準的發布,讓我們對非遺保護未來如何開展,如何保護其真實性、完整性有了更具像的認識。”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講師胡姍辰說。

在華夏文化促進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分會會長常月紅看來,目前,我國非遺數字化工作提高了非遺的可及性和普及性,通過線上展覽和數字博物館等平台,讓公眾更容易接觸和了解非遺;提升了非遺的保護和記錄效率,精準記錄和存儲項目細節,防止知識和技藝的丟失;提供了非遺的創新途徑,還幫助非遺項目開發新的商業模式。

目前,非遺數字化尚處於起步階段。常月紅建議,數字化過程中要重視保持非遺的原汁原味和延續其文化內涵,防止過度商業化或失真。同時,加強技術和資源的普及,以確保各地區,尤其是偏遠地區能夠獲得必要的技術和資源支持,以實現有效數字化。此外,需要加強版權保護,確保其合法權益得到尊重和保護。

<<上一版 下一版 >>

責任編輯:、劉強旭 zx0142
上一頁2/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