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一針一線,繡出藏羌幸福畫卷(2)

2023-12-26 10:08:49人民日報海外版

帶著藏羌織繡走出大山

楊華珍出生在阿壩州小金縣一個藏羌族合居的小山村,爸爸是羌族人,媽媽是藏族人。媽媽和嫂子都有祖傳的藏羌織繡好手藝。楊華珍5歲時就嚷著要跟她們學刺繡,大人擔心繡花針刺破小手指,可楊華珍不怕,她用稚嫩的小手在圍裙、布鞋、荷包上繡格桑花、羊角花、小樹葉。8歲那年,楊華珍給自己繡了一個有藏羌文化圖案的布娃娃,引得同學和長輩嘖嘖誇讚。

課餘時光,楊華珍喜歡做女紅。牧牛放羊時,她隨身帶著針線和布料,坐在草坪或山崗上埋頭刺繡。到了16歲,楊華珍已經在村裏村外小有名氣,哪家有婚嫁喜事,都請她幫忙繡製服裝和飾品。

楊華珍上過大專,開過照相館,當過報社攝影記者,幾十年間,她對藏羌織繡的熱愛從未消減。她常去藏寨羌鄉拜訪老藝人,追溯藏羌織繡的曆史,學習傳統技藝。經過多年學習和實踐,楊華珍不僅掌握了嘉絨藏族毛、麻、棉編織技藝和挑花刺繡技藝,還能熟練運用多種羌繡技法。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後,生產自救成為災區人民的自覺行動。楊華珍在當地政府的倡導下,萌生了帶動村民發展藏羌織繡的念頭。2009年初,楊華珍辦理了退休手續,用3萬元積蓄注冊了“嘉絨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協會”,把汶川及周邊地區10多名喜愛藏羌織繡的老姐妹們動員起來,帶著針線和布料走出大山,到省城成都尋找機會。

楊華珍選擇文化氛圍濃鬱的成都文殊坊作為工藝研發、製作和銷售點。白天,她帶領姐妹們跑市場;夜裏,挑燈製作產品。

“那些日子遇到的困難太多了,壓力很大!”楊華珍感歎,“苦頭吃得再多,我們也沒有放棄。我堅信,藏羌織繡一定能走出大山,贏得更多人喜愛。”

上一頁2/6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