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恭王府博物館積極做好非遺保護傳承(2)

2023-11-23 09:53:50中國旅遊報

“大賽啟動後,湧現了大量體現非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質量網絡文學作品和音樂作品。”恭王府博物館館長、黨委書記馮乃恩說,創作者將所見、所聞、所想凝練於文字中、流淌於音樂中,用精彩故事賦予非遺嶄新顏色,用和諧韻律唱響非遺當代聲音,使文字和音樂都成了探索與展示非遺的強大力量。

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侯曉楠將非遺和網絡文學形容為一對“穿越時空的知己”“雙向奔赴、雙向成就”。“網絡文學能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年輕人之間的橋梁。我們要走出一條數字化、年輕化、IP化的文化傳承道路”。侯曉楠說。

恭王府博物館今年的展覽還有一個獨特之處,即以“梳理曆史、展望未來”為目標,在立足線下主陣地的基礎上,利用新媒體手段,構建“數字文物”,開辟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模式。此次大賽的成果之一“閱見非遺”光影展對獲獎作品及所描述的非遺技藝,以“文+物”的形式進行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展現,就是以將非遺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數字文化產業的生動呈現,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參觀體驗。

好戲連台演出季迎來青春力量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夜,在恭王府大戲樓裏,又一次傳出悠揚古曲、婉轉琴歌。“古琴名家名曲與琴歌專場音樂會”拉開了第十六屆“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遺演出季”的帷幕。這場音樂會旨在慶祝古琴藝術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周年。

“古琴有3000多年悠久的曆史。但沒有任何一個時候像過去這20年一樣,得到了有效保護、傳承,以及前所未有的發展。”著名音樂學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田青說。

總計9天的演出季由5場古琴和4場昆曲演出組成,恭王府博物館嚐試把曾在恭王府曆史上真實上演的經典劇目重新搬上舞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悉數登台,來自高校的古琴社團和昆曲劇目為演出季添了一抹青春亮色。

上一頁2/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