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無文物”展覽要炫技更要文化內核(2)

2023-11-01 12:19:42北京日報

與博物館實物展覽互為補充

“傳統的文物展覽將文物置於玻璃櫃中,輔以簡單的標簽和平麵展板,大眾難以直觀感受文物之美。而在一些沉浸式文物IP展覽中,觀眾可以與文物互動、參與故事情節,獲得更加豐富和個性化的參觀體驗,還能夠欣賞數字藝術之美,獲得新的審美價值。”中數藝互動科技創始人王泊喬認為,沉浸式文物IP展覽作為博物館實物展覽的補充和延伸,通過數字藝術的再創作,可以讓觀眾多維度欣賞文物,並激發對文物的興趣與理解。

在卜希霆看來,對文物的數字化轉化,一方麵打破了文物遺產保護的時空界限,讓文物走出去,無遠弗屆地傳遞文化遺產信息、傳播文化遺產價值;另一方麵,數字化手段有助於打破文物保護的局限,讓觀賞者可以近距離、全方位、多感官體驗珍貴文物,還能通過數字化手段修複、補全、仿真還原文物的曆史樣貌,為觀賞者提供賞心悅目的觀展體驗。

如今,參與沉浸式文物IP展覽策展的主體不僅有收藏文物原件的博物館,還有獲得IP授權的商業機構。“數字技術大大豐富了博物館的新形態。未來,隨著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優勢將更加凸顯,虛實融合技術將進一步推動博物館向沉浸式博物館躍進,為博物館的多元化呈現和體驗帶來更多驚喜。”卜希霆說。

科技賦能還需立足文化傳承

記者觀察到,目前沉浸式文物IP展覽的呈現手段以光影秀為主,部分展覽在社交網絡上的評價褒貶不一,“除了看光影之外收獲不大”“內容太單薄”等成為網友吐槽的焦點。王泊喬直言,當前部分展覽存在三類問題:“一是內容質量低,缺乏對文物文化內容的深入研究。二是技術質量低,技術故障或設備粗製濫造會直接影響觀眾體驗。三是觀眾參與度低,體驗感不足。”

“文博機構發展沉浸式體驗,不能一哄而上,必須量力而為、量體裁衣。”卜希霆說,沉浸式文博展覽不能一味“炫技”,過度迷戀於“光影變幻”,而缺乏對文化遺產價值的理解與鑒賞。隻有立足文化創新與傳承,才能賦予文化遺產更為持久的“沉浸式”魅力,讓人們真切體會到中國優秀文化的魅力。

王泊喬建議,創建傳統文化數字化保護平台,進一步推動文物保護利用與科技創意的深度融合。通過科技賦能讓文化遺產變得更加鮮活、有趣,真正融入當代生活,讓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上一頁2/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