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皮影“非遺+”(3)
此外,華州區還積極借助互聯網及優勢平台展示非遺項目。比如,2022年8月,應陝西省商務廳邀請,新東方旗下農產品電商平台“東方甄選”來到陝西,主播董宇輝聯手華州皮影戲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魏金全,推介宣傳華州皮影戲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在約9個小時的直播中,全場觀看總人數達到1100萬。
“這一活動也是華州皮影戲在抖音直播間的首次公開展示,推動了非遺與時俱進、走向大眾。”華州區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梁思娟說,要以潮流手段讓鄉愁流淌,讓非遺活化,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同行。
鄉村振興
激發傳統文化技藝的硬帶動
華州區柳枝鎮梁堡村低收入者趙步贏,為了照顧80多歲並常年臥病在床的老母親和患有智障的弟弟,不得不放棄外出打工的機會,母子三人艱難度日。了解到這一情況,華州區非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牽線搭橋,趙步贏認識了皮影製作技藝傳承人汪天喜。在汪天喜的口傳心授下,趙步贏逐步掌握了皮革處理、雕刻、染色、熨燙、裝訂等皮影製作技藝。經過幾年的努力,趙步贏雕刻製作的各類皮影作品如今在業內已小有名氣,收入也增加不少。2021年10月,趙步贏一家人搬進了蓋好的新房,母親和弟弟的醫藥費也有了著落。
2021年,華州區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華州皮影,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這進一步激發了華州區推進皮影等優秀民間藝術繁榮發展,打造完整產業鏈、紮實推進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步伐。2022年6月,華州區首批區級非遺就業工坊掛牌成立,進一步繪就了非遺賦能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如華州區宏權影藝文化傳承發展有限公司和華州區明輝竹藝文化社的兩家非遺就業工坊,在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中就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共帶動貧困戶200餘戶千餘人脫貧,吸納就業5000餘人。
通過推動非遺工坊建設,當地湧現出華州皮影、華州竹編、華州空心掛麵等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非遺產業,有效吸納殘疾人、農村剩餘勞動力,帶動低收入者就業增收。
“華州區將不斷推動非遺傳承發展,積極探索‘非遺+’的新模式,多措並舉加大對華州皮影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力度,有效促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梁思娟表示,授之以漁傳授非遺技藝,既是非遺傳承發展的自身需求,也是賦能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華州區將不斷激發非遺產業的內生動力,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