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廣州商團對抗孫中山的軍政府,是無知還是大膽?(3)

2022-12-23 10:30:46浩然文史

局勢稍稍緩和。

結果,10月10日,又爆發了商團和工團的衝突,商團擁有精良的武器,致使工團傷亡慘重,局麵再次緊張起來,商團在西關地區構築街壘,張貼標語,要求孫中山下野,推翻軍政府。

孫中山下定決心武力解決廣州商團事件,加之蘇聯的武器援助抵達,10月15日淩晨,黃埔軍校的一、二期學生聯合部分軍隊和工農軍,在鮑羅廷等人的指揮下,一舉擊潰商團軍12000餘人。團長陳廉伯逃往香港,副團長陳恭如投降,當天晚上西關商業區開市。

其實,在孫中山下定決心采用武力之前,並不是沒給過商團機會,1924年6月29日,大病初愈的孫中山出席軍、警、團會操,向商團授旗,並講話稱“民能自衛,更宜扶植”。廖仲愷也曾邀請商團首領加入國民黨,但被拒絕。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最後成了一場流血衝突。

廣州商團對抗孫中山的軍政府,是無知還是大膽?

黃埔軍校學生進入廣州

廣州商團事件的發生責任不在單獨一方。商團方麵意圖維持自身的權力和利益,甚至擴大,以致有人提出“以扣械始,以倒孫終”,試圖推翻革命政府,不過商團的權力是任何一個有作為的政府都不可接受的。政府方麵不可能接受在自己控製的區域內存在一支裝備精良、人數眾多,且不受控製的武裝團體。所以說,商團和政府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商人試圖與政府對抗,甚至想要顛覆政府,這在中國曆史上是難以想象的,是那個特殊時代下的產物。商團的存在本就是一種畸形,是中國近代史上“有槍就有發言權”的製度變態的產物。不可否認的是,在當時國民黨爭取工農力量的背景下,商團是不可能和革命政府走到一起的,所以雙方的矛盾也是不可調和的。

參考文獻

吳群力:《“廣州商團事件”鳥瞰》,《廣東史誌》1994年第4期。

邱捷:《近代廣東商人團體與廣東政府》,《近代史學刊》2001年00期。

丁身尊:《孫中山三次在廣東建立政權的鬥爭》,《華南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邱捷:《廣州商團與商團事變——從商人團體角度的再探討》,《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上一頁3/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