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重陽奇妙遊》,更能讀懂駢文——滕王閣序(3)
鹹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從蜀地返回長安參加科選。他的朋友淩季友當時為虢州司法,說虢州藥物豐富,而他知醫識藥草,便為他在虢州謀得一個參軍之職。就在他任虢州參軍期間,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罪,他將罪犯藏匿起來,後來又怕走漏風聲,便殺死曹達以了其事,結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虧遇大赦,沒有被處死。
此事甚為蹊蹺,王勃為什麼要保護罪犯曹達,既藏匿保護又怎能將其殺死。據新舊《唐書》所載,王勃此次被禍,是因恃才傲物,為同僚所嫉。官奴曹達事,有人懷疑為同僚設計構陷王勃,或者純屬誣陷,不無道理。這次被禍,雖遇赦未丟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終結。
▌元夏永滕王閣圖
王勃因殺死官奴曹達,連累了他的父親王福疇,王福疇從雍州司功參軍被貶為交趾縣令(今越南),遠謫到南王勃像荒之外。
這件事對王勃的打擊,遠遠超過對自己的懲罰。王勃為人雖有放浪不羈的一麵,但他立身處世的基本原則,卻以儒家的禮法為標尺。王勃在《上百裏昌言疏》中表達了對父親的內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親可謂深矣。誠宜灰身粉骨,以謝君父……今大人上延國譴,遠宰邊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東甌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矣。”從中可體會到身為孝子的王勃內心強烈的羞愧和自責。
王勃出獄後在家裏停留了一年多,這時朝廷宣布恢複他的舊職,他已視宦海為畏途,沒有接受。他在上元二年(675年)的秋天從洛陽出發沿運河南下,也就是在這次看望父親的途中,他寫下了這篇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初唐名篇——滕王閣序。
▌明仇英《滕王閣圖》
▌一文成名滿堂驚
與初唐同時代的其他文人相比,王勃極善於在賦中抒發情感,表白心誌,表現人品。具體表現為:他在賦中表露出急於入世的心理。當理想受挫、仕途失意時,他則在賦中表現了自己崇高的品質、美好的人格,抒發了心中的憂鬱憤懣、磊落不平之氣。
盡管如此,但他從未放棄對功名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如《春思賦》和《采蓮賦》。他的作品可認為是其心理路程的真實反映,是對理想和功業執著追求的見證。正如在《滕王閣序》中寫道“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唐摭言》載: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今越南)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輿新修滕王閣成,重陽節時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