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頌山河讚歌,享美好生活——各地國慶假期見聞(3)

2022-10-08 07:55:30新華網

更多“文化盛宴”豐富著假期生活。湖北省多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等活動,襄陽唐城景區推出唐風演藝“幻唐之夜”國慶特別節目;吉林省博物院開設吉林紅色標識專題展,講述發生在吉林這片沃土上的英雄事跡和感人故事;國慶期間展出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成為北京熱門打卡地,已吸引2萬餘名觀眾參觀……

遊山河,看鄉村新生活

國慶假期,武漢西郊的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熱鬧非凡,一排排越冬候鳥飛來濕地落腳,不少遊客專程前來觀鳥。

十多年來,濕地陸續開展退養還濕、水係疏浚、植被恢複等環境修複工作,湖麵的人工養殖、捕撈活動相繼被取締,珍稀鳥類頻頻現身。

在綠色發展理念“加持”下,鄉村催生出更多新產業。涼風習習,在位於重慶市大足區雍溪鎮慈雲村的天華百卉園內,300多種花卉安靜地盛開著。園區內的露營基地裏,一群小學生在研學老師的帶領下學習花卉知識、製作微景觀和鮮花餅。8歲的傅詩默興奮地展示著她手中的鮮花餅:“這個好玩又好吃,我還在鮮花餅的正反兩麵都印上了花朵圖案。”

今年國慶假期,天華百卉園預計接待200多名小學生進行研學旅行。目前,雍溪鎮花卉基地建成麵積約8000畝,年產值超過3億元,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2000餘人。

清晨的陽光灑向燕山山脈,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洞台村的鄉親們又忙碌了起來。這個黃金周,村裏風格多樣的民宿迎來了旅遊旺季,門前屋後彙聚著來自各地的遊客。板栗樹下,村民正在查看林下赤鬆茸的發菌情況。

“旅遊業和新型農業相互助力、共同發展。國慶節前,我們在林地播種下赤鬆茸,明年春天就會出菇,在豐富村民餐桌的同時,還能為鄉親們增收。”洞台村駐村第一書記吳尚軍說。

上一頁3/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