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描繪新時代非遺保護傳承美麗畫卷

2022-09-07 10:26:24光明日報

多彩非遺薪火相傳,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活態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從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高度,發表一係列重要論述、作出一係列決策部署,為做好新時代非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和旅遊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重要論述精神,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堅持分類保護,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取得顯著成效、進入係統性保護新階段,提供了非遺保護傳承實踐的“中國方案”。

推進依法治理,築牢非遺保護傳承“四梁八柱”。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頒布實施,為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奠定堅實法律基礎。2021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為做好新時代非遺保護工作指明目標方向。文化和旅遊部印發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和管理辦法、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聯合中宣部、財政部印發非遺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方案,聯合財政部出台非遺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逐步健全配套政策,搭建起非遺保護傳承法規體係的主體框架。全國31個省區市均出台非遺保護條例,一些市、縣出台地方性法規,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法治化、規範化水平持續提升。

加強製度建設,建立健全非遺保護傳承體係。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現已建立包括調查記錄、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區域性整體保護、傳承體驗設施、理論研究在內的非遺保護傳承體係。著力構建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係,認定各級代表性項目10萬餘項、各級代表性傳承人9萬多人,其中包括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5批155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批3068人。大力提升區域性整體保護水平,設立23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5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積極做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的申報和履約工作,截至目前,共有昆曲、中醫針灸、太極拳等42個項目列入其中,總量居世界第一,向世界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亮麗風采。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