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一件石經幢 揭秘白居易的晚年生活(5)

2022-06-21 12:15:30雅昌藝術網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在當時盛行,要求信徒們書寫、讀誦、聽聞,才能“度諸眾生所有罪業。應墮惡道地獄畜生閻羅王界餓鬼阿修羅身惡道之苦,皆悉不受”。作為信徒的白居易,親自書寫監造了此石經幢。

其實,白居易早年就對佛教南宗禪感興趣,而且他所處的時期,也是南宗禪興盛時。南宗禪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宗旨,在唐代受很多文人士大夫的青睞。白居易就是其中一位虔誠的佛教踐行者,在他的詩歌中也有許多佛家偈語。“此生都是夢,前事旋成空”、“自從苦學空門法,銷盡平生種種心”,世俗中的一切終將化為一場空。

圖片

白居易造石經幢 拓片 (局部)

白居易在《自覺二首》中寫道:“我聞浮屠教,中有解脫門。置心為止水,視身如浮雲。鬥擻垢穢衣,度脫生死輪。胡為戀此苦,不去猶逡巡。回念發弘願,願此見在身”。他希望皈依佛門,超脫生死,永離煩惱,但塵緣未了,隻能身在塵世,心遁佛門。

“空門寂靜老夫閑,伴鳥隨雲往複還。家醞滿瓶書滿架,半移生計入香山。愛風岩上攀鬆蓋,戀月潭邊坐石棱。且共雲泉浩緣境,他生當此作山僧”。白居易將自己的書籍也都搬到了香山寺,在那裏長住。他在香山寺期間,把自己在洛陽十二年所寫的八百首詩,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了香山寺的藏經堂內。白居易晚年自稱“香山居士”,死後也埋葬於此。

圖片

圖片

白居易宅院遺址發掘現場

上一頁5/6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