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古今交融 民族之花綻放異彩|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3)

2022-06-14 10:05:27人民日報海外版

“赫哲族不少青年踴躍參與抗日,其中董貴喜、董貴福、董貴壽、畢發祥、畢清林等人被編入周保中、李兆麟將軍領導的遠東八十八國際旅擔任偵查員。”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講解員劉沈伊介紹,這些戰士在邊境地帶冒險偵查,收獲大量軍事情報,還帶領蘇聯紅軍越過黑龍江,打擊日本侵略者,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授予他們斯大林獎章。

第二院落東廡、西廡,是黑龍江省世居少數民族曆史文化陳列展區。“遠古回聲”單元通過實物和圖文展示,介紹了距今5萬年至3000年間黑龍江地區古代文化的起源、分布及發展。玉環、玉匕、玉玦晶瑩翠綠,並排躺在展櫃裏。“很難想象,9000年前的小南山先民能製作出這麼多精美玉器。”劉沈伊介紹,饒河縣小南山遺址存在5個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時間跨度1.5萬餘年,遺址中發現了東亞地區係統用玉的最早證據。小南山遺址的發現,為構建黑龍江下遊乃至東北亞地區考古學文化序列意義重大,證明了白山黑水間的漁獵先民在中國古代文明早期進程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在蒙古族文化單元,可以看到蒙古族人民喜愛的馬頭琴,聽到由馬頭琴伴奏的蒙古長調。“蒙古長調悠揚舒緩、氣息綿長,以極富裝飾性的旋律和華彩唱法最具特色,歌手演唱時會融入自己對生活的感悟。”覃勁說。2005年,“蒙古族長調民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一艘造型別致的木船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是鄂倫春人的樺皮船,船身頭尖尾銳,呈流線型,以樟子鬆做骨架,周身沒有一個鐵釘,烘烤後密不透水。劉沈伊介紹,稍大的樺皮船一個人就可以扛走,劃行時輕巧無聲,乘船捕魚不會驚動魚群。

一塊木板上畫著威武壯碩的駿馬,這在柯爾克孜語中被稱作“鄂孜拉”,寓意“馬神”。在柯爾克孜族,有馬之家會選出一匹良馬作為神馬,象征祖先騎著此馬看護自家的畜群,沒有馬的人家就會畫一匹馬,掛在屋子西南角,以求庇護。

上一頁3/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