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焦點訪談:讓文物活起來 國寶自己會“說話”

2022-06-13 10:45:58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文物是5000多年中華文明的親曆者、見證者、幸存者,每一件文物都經曆了風霜雨雪而倍顯珍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一件文物承載的就是一段厚重的曆史,一處文化遺產就包含著中華文化傳承的密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要係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深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點擊進入下一頁

大漠敦煌,千年一夢。不久前,到敦煌莫高窟旅遊的遊客驚喜地發現,這裏新推出了“飛天”專題的線路,遊客們來到洞窟前,拿起手機、打開AR地圖,便能看到九色鹿從壁畫中“飛身而下”,科技賦能真正讓文物觸手可及。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講解員李璐說:“285號洞窟保存完整,藝術價值較高,在莫高窟屬於特級保護洞窟,它平時不對外開放。在全新的技術支撐下,實現了“窟內文物窟外看”的全新體驗。”

莫高窟的保護一直牽動著總書記的心。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莫高窟時,對“研究和弘揚敦煌文化”提出具體要求,要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精神支撐。

點擊進入下一頁

如何找到保護和利用的平衡點,一直是幾代敦煌守護人努力的方向。現在,“雲遊敦煌”小程序已有近6000多萬用戶在線上瀏覽敦煌石窟。他們還建起了30個洞窟的高清圖像的“數字敦煌”資源庫,點擊量已超過1000萬人次。建立“數字敦煌”,讓莫高窟“活起來”,全世界更多人能看到莫高窟的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讓文物活起來。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重要演講,向世界宣示,中國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將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點擊進入下一頁

今年1月,由國家文物局指導、故宮博物院、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辦的“何以中國”大展成為了文博界的一件盛事。展出的一件國家一級文物“何尊”——是西周早期一個西周宗室貴族所做的祭器。尊內底鑄銘文中“宅茲中國”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的最早出處。這個展覽集中體現了考古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