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絲路花雨》三代“英娘”將解鎖壁畫飛天(2)
2025-04-02 16:35:44極目新聞
敦煌壁畫如何“活化”為舞台上的故事?舞劇展現絲綢之路的曆史文化
敦煌壁畫如何“活化”為舞台上的故事,敦煌的文化如何實現複興,主創們曾陷入長久的困境。質疑聲不時湧來:“《敦煌曲》,怕是要越‘蹲’越‘黃’了。”麵對這些,大家開始細致修改劇本,琢磨出新點子,行不通,推翻重來;再琢磨,再推翻……曆經小半年的打磨,新故事誕生了。這個脫胎於千年敦煌曆史遺存、深植絲路文化根脈的舞劇最終定名——《絲路花雨》。
《絲路花雨》用六場曆史劇,講述了敦煌畫工神筆張和女兒英娘與波斯商人患難與共、生死相交的動人故事。用小人物的故事展現曆史絲路的風貌,貫徹和平與交流的“絲路”內核。
引子——三危山萬佛呈祥,莫高窟聖光普照,琵琶伎樂、捧花飛天,播灑著祝福與吉祥的花雨,敘述著久遠而動人的故事……唐代,絲綢路上,畫工神筆張父女救起了困倒在沙漠裏的波斯商人伊努斯。又遇強人,為保護伊努斯,女兒英娘被搶。
壹——數年之後,敦煌市場,絲綢相交,歌舞相望,神筆張終於找到了日夜思念的女兒。但英娘已淪為百戲班子的歌舞伎。伊努斯仗義疏財為英娘贖身,父女團聚,故友重逢。
貳——莫高窟中,神筆張按照女兒的舞姿畫出了敦煌壁畫的代表作——反彈琵琶伎樂天。為了不使女兒身陷火坑,神筆張讓英娘隨伊努斯出走波斯。市令罰他終身勞役,戴罪畫窟。
叁——英娘與波斯人民朝夕相處,如梭的光陰織下了深厚的友誼。伊努斯奉命使唐並帶英娘歸國,英娘捧美酒祭灑天地,告別親如故土的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