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破圈”後 傳統戲曲如何更吸引年輕人(2)

2024-09-09 10:37:36光明日報

口碑形成後,觀眾的自發推薦又添了一把“火”。“去年演到50多場時,這部劇的整體質量得到了社會認可,不少觀眾通過社交網絡或直接向身邊的親友推薦。”孫鈺熙說。

不過孫鈺熙覺得,戲曲“火出圈”也有“情理之中”的必然。“我相信如果沒有這部《新龍門客棧》,戲曲市場也一定會醞釀出符合年輕觀眾審美、融合創新元素的作品。”

2.不斷創新,為傳統戲曲添活力

“以前我在藝校讀書時,隻會說自己是戲劇係的,不會說越劇班。因為對方聽到越劇之後,經常一臉茫然。”孫鈺熙告訴記者,近幾年,這種戲曲被忽視的感受,正在逐漸減少。

隨著大眾對傳統文化的日益重視和喜愛、戲曲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的推廣,傳統戲曲為更多人所熟悉。

“破圈”後 傳統戲曲如何更吸引年輕人

演員在位於江蘇鹽城建湖縣的淮劇小鎮表演淮劇。新華社發

郭梅是杭州師範大學文傳學院戲曲專業的教授,從事戲曲史研究,課餘也一直堅持傳播推廣戲曲,對於上述變化她感受真切:“以前,我開設過戲曲鑒賞類的專業選修課和全校公選課,為了將年輕人吸引進劇院,堅持免費送票、觀前導賞……可以說用盡了渾身解數,但影響範圍很有限,每次上課最多也就來一個大教室的人。”

“情況在青春版《牡丹亭》問世後明顯好轉,《新龍門客棧》爆火後,變化更大了。今年,我開始嚐試用直播的形式科普戲曲,不少網友來谘詢、提問。有戲曲新粉還提出了什麼是‘悶簾導板’這樣專業的問題。”講起這個,郭梅很是欣喜,“直播的場觀人數也遠大於教室容納人數,越來越多的人前來了解傳統戲曲的魅力。在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的大環境下,能喚起更多人的好奇心,吸引更多人走進劇場,傳統戲曲的推廣和傳承就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內容和形式的不斷創新,為傳統戲曲注入了新活力,以沉浸式感受、環境式體驗等為代表的戲曲創新,為觀眾帶來了難忘體驗。

網友銅豌豆在七八年前接觸到了傳統戲曲。前陣子,她在蘇州的滄浪亭觀賞了新編昆曲《浮生六記》,感覺“很不一樣”:“《浮生六記》的舞台在滄浪亭裏,我們也坐在亭中觀看,不再是一板一眼的舞台,我和演員也有一對一的眼神交流。”

“破圈”後 傳統戲曲如何更吸引年輕人

浙江金華澧浦鎮鄭店村,婺劇演員準備登台演出。新華社發

“《浮生六記》的故事就發生在滄浪亭邊。在這裏體驗故事,感覺太美妙了。”她告訴記者,合適的劇本改編、恰當的環境布置和沉浸式的表演方式,會讓作品煥發出更獨特的魅力。她很期待更多劇種和劇目嚐試沉浸式演出。

32歲的尼珞看傳統戲曲已經有十多年,接觸沉浸式戲曲大約三年。他觀看的第一部沉浸式戲曲是《焚樂》,由中國戲曲學院團隊創作,故事取自真實的唐朝安西軍的曆史。演出場地由上下兩層空間構成,不設正式座椅。觀眾需佩戴麵具入場,並可在其中隨意走動、自由觀演,也會有一些隨機的互動。

“原來戲曲也可以這麼好玩。”這次體驗讓他發現,沉浸式戲曲更像是一場集體共同完成的參與性的“遊戲”。

“我可以走入故事,與劇中人同呼吸共命運。觀眾的視角也更自由,可以跟隨自己喜歡的角色‘入戲’,或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索。”尼珞告訴記者,他也有一些擔心:“沉浸式和傳統模式的戲曲受眾群體有不太重合的地方。喜歡前者的觀眾相對年輕,而以前戲曲觀眾以中老年人為主,沉浸式戲曲地形複雜,觀演模式也比較先鋒,傳統戲迷可能很難接受。”

3.路向何方,戲曲的變與不變

數據顯示,中國沉浸產業消費市場規模已達927億元,投資規模上升至1006.3億元,總產值達到1933.4億元,在項目數量、消費市場規模、投資規模和總產值方麵均居全球首位。

沉浸式戲劇打破了“第四堵牆”,拉進了觀眾與演員的距離。創作者獲得了更多探索布景、舞美創意的空間,也拓展了視聽呈現方式的邊界。傳統表演形式給人帶來的隔閡感減弱了。表演可在書店、咖啡館、商場、博物館等多種場所實現,也有助於營造多樣的文化消費體驗,構築全新城市公共文化空間,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貼得更近。

在沉浸式熱潮中,中國傳統戲曲也邁出了探索步伐。目前,各大劇種基本都有了沉浸式或環境式戲曲,大多以小劇場模式,通過布景讓觀眾獲得更加置身其中的體驗感,演員與觀眾也會有更多互動。

但是,傳統戲曲進行沉浸式設計,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瓶頸。

在沉浸式演出中,觀眾可以選擇自己的故事線,成為劇中的人物,甚至能改變故事的走向。這就需要從劇情設計開始改變傳統的敘事思路,變成非線性模式,要涉及不同走向,甚至戲中戲和多重時空等。這對於戲曲創作團隊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年輕人成長在互聯網時代,很多都玩過劇本殺、密室逃脫等,習慣多線程故事走向。但傳統戲曲的創作團隊通常年齡偏大,且有固定範式,創新隻能慢慢來。”孫鈺熙介紹,“比如劇團的編曲老師都七十多歲了。請老先生們理解並適應新敘事方式,還要進行相關創作,難度很大。但他們都懷著很大的熱情,這既讓我感動,也鼓勵著我們年輕戲曲人不斷學習、創新。”

在表演中,與觀眾近距離的接觸互動,也讓戲曲演員壓力不小。“如果景造得更真實,增加與人物之間的互動,會很好玩。但戲曲演員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一前一後都是有標準的。沉浸式需要跳脫於這些程式,演員不管是思想上還是肢體動作上都需要進入全新的、較現代的人物狀態。”謝江慧介紹,很多資深演員很難拋棄原來的表演方式,邁出這一步很艱難。

觀眾想要在現場和戲曲演員互動,也有一定的技術和心理“門檻”。“參與互動的一般都是有一定戲曲功底的戲迷,不少觀眾躍躍欲試卻又不敢。”郭梅回憶她每次觀看沉浸式戲曲演出時,“如果場子上沒有專業的戲迷,就會冷場。”

此外,幾乎所有接受采訪的創作者和觀眾都表達了對沉浸式戲曲熱的擔心:“一方麵,形式和內容的創新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戲曲、走進劇場。另一方麵,新編戲曲沒有經過時間、市場、觀眾的檢驗,水平參差不齊,很多都是打著沉浸式的噱頭。如果看沉浸式火了,大家一窩蜂湧入,為了創新而創新,或者亂創新,哄抬票價,對戲曲市場反而會造成不好的影響。”這樣的問題,不僅存在於沉浸式戲曲的創作中,所有沉浸式文化產品創作也都無法避免。

其實,傳統戲曲的沉浸式創作並非完全移植於他處,更不是“無源之水”,而是對戲曲古老表演形式的一種回歸。古代民間戲曲多為幕表戲,“幕表”類似於提綱,沒有嚴格的劇本和精確的演出時長。演員有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進行即興創作。演出場地也並不固定,田間地頭都可以成為他們的舞台。

“傳統戲曲表演方式是有沉浸式基因的,可以從一些人物個性鮮明有趣、可參與性強、結局可以是開放式的傳統戲曲劇目開始進行改編。”郭梅建議。

守正創新始終是傳統戲曲應堅守的原則。如今,麵對一大批新觀眾,傳統戲曲該如何留住他們,值得深入探索。

(項目統籌:光明日報記者郝澤華)

《光明日報》(2024年09月09日09版)

上一頁2/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