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文戲不“溫” “奇”上立意(2)

2024-06-19 11:34:44中國文化報

《齊白石》保持了傳統戲曲一人一線貫穿的情節模式,同時也塑造了小夫人寶珠、戲曲大家梅蘭芳、北平畫界領袖周龢父、書畫商人蘇禮齋、齊白石精神上永遠的依靠——母親的形象。作為一部老生戲,它行當齊全。特別是還運用了表現主義手法,將齊白石的內心外化,塑造了兩個幽冥世界的精靈形象,他們亦仙亦道、亦神亦鬼,一個是“塵想”、一個是“神思”,一個是醜角、一個是花旦。“神思”,令人想到神妙之思維,代表超拔之精神;“塵想”,令人想到塵世之念想,代表功利之考量。

文戲不“溫” “奇”上立意

英國戲劇理論家威廉·阿契爾認為,戲劇是危機的藝術。《齊白石》從齊白石的人生低潮寫起:他的孫子在老家生病,需要他拿錢救治,他的錢存在銀行裏,銀行卻倒閉了。他無計可施,無法可想,昏沉沉躺倒在銀行門邊、大街之上。危機也意味著轉機,此時眾多畫商圍堵上來,原來陳師曾將齊白石的畫作選送到日本去參加畫展,引起轟動,齊白石的畫作成為人們爭搶的對象。此劇表現了齊白石人生藝術的辯證邏輯,在對立關係、矛盾兩極中展開他的行為選擇,既表現了齊白石人生經曆的禍福相依、得失互補,也表現了他藝術道路的跌宕起伏、不破不立。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即使天賦異稟、貴為大師的齊白石也是一樣,他的寒門出身、外鄉身份,讓他在京城畫派中立萬揚名頗不容易。他如果安享晚年、墨守成規,至多也就是個庸常畫匠,可他就是不想被買畫的、求畫的人牽著鼻子走,去畫一些應景的、受人們熱捧的、可以賣個好價錢的畫作。他不想重複自己,不想畫那些行畫,他要開宗立派,獨闖一條新路。他自有過人之處:一大家子人需要他賣畫撫養,他也有過矛盾、猶疑,“塵想”和“神思”在他心中不停爭辯,可他最終還是舍現實之錢財,求藝術之義理。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