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瓷都賞瓷 玲瓏萬致(4)

2022-09-27 10:28:23人民日報海外版

這件元青花梅瓶器形比宋代梅瓶更加碩大,燒製方法為“二元配方法”,在瓷石中加入高嶺土,提高了燒成溫度,降低了器物變形的風險。這種方法的發明,開創了中國製瓷史上燒製大件瓷器的新篇章。元青花瓷器的造型、使用功能與蒙古族和西亞諸民族的生活方式有密切聯係,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康熙天藍釉雲耳梅瓶顏色淡雅素淨,造型簡約流暢,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欣賞。梅瓶頸間起弦紋一道,豐肩,肩下兩側凸起如意雲狀裝飾,肩下腹漸收。通體施天藍釉,釉質瑩潤,釉色素雅。天藍釉是康熙時期創燒的一種高溫色釉,屬於藍釉範疇,由天青演變而來,其鈷含量稍低,所以釉色淺淡,呈天空之色,故名天藍釉。這件梅瓶是景德鎮禦窯廠燒製的宮廷用瓷,傳世甚少,也是康熙天藍釉瓷器的代表作。

古代瓷器裝飾講究“畫必有意,意必吉祥”。清乾隆青花蝙蝠葫蘆紋葫蘆瓶,取葫蘆之造型,主體紋飾為葫蘆紋與蝙蝠紋,因葫蘆與“福祿”諧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清光緒五彩堆雕蓮紋竹節帽筒,外形像竹子,寓意節節高升;筒身繪有3支戟和蓮花,寓意連升3級;底部繪有祥雲,象征平步青雲。

續寫瓷都輝煌

“珠山八友”曾是有著重要影響的一個陶瓷畫家群體,原為1928年由王琦倡導組織的藝術社團。他們農曆每月十五在一起聚會,稱為“月圓會”,每人都交出新作,互相觀摩評論,探討陶瓷繪畫心得,從而使景德鎮陶瓷藝術有了新發展。雖然名為“八友”,但實際上先後有10位畫家參加過“月圓會”。“珠山八友”在繼承中國畫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吸收西洋繪畫技巧,用於改良傳統粉彩,把粉彩創作推向新的高峰。館藏的粉彩鍾馗除邪降福圖瓷板為王琦所繪,生動明麗。王琦捏過人物塑像、畫過瓷像,吸收了西洋畫陰陽彩瓷技法,形成了用西洋畫明暗技法畫人物頭像、以寫意筆法畫衣紋的畫風。

上一頁4/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