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跟著總書記學曆史丨從一座紀念館看克敵製勝法寶

2022-08-18 10:21:40央視網

跟著總書記學曆史丨從一座紀念館看克敵製勝法寶

解放戰爭中有一場戰役,標誌著“中國人民革命的軍事形勢達到一個新的轉折點”。這就是遼沈戰役。

8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遼沈戰役紀念館,回顧東北解放戰爭曆史和遼沈戰役勝利進程。讓我們跟隨總書記的腳步,探尋這場“轉折之戰”的製勝密碼。

戰略決戰揭幕之戰

1948年,在東北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拉開了關乎中國前途命運的戰略決戰的序幕。

對於東北的戰略作用,毛澤東同誌曾在黨的七大上作過這樣的表述:“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隻要我們有了東北,那麼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

1948年9月12日,遼沈戰役在東北門戶錦州打響。遼沈戰役能不能勝利,關鍵在錦州,錦州能不能攻克,關鍵在塔山。塔山阻擊戰是遼沈戰役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最為殘酷的一場陣地防禦戰。

在這個無塔也無山,隻有百餘人的小村莊,我軍以8個師抵擋國民黨11個師的海陸空立體進攻。堅守塔山的解放軍官兵,從進入陣地的那一刻起,就沒有準備活著下來。

跟著總書記學曆史丨從一座紀念館看克敵製勝法寶

△遼寧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總台央視記者許永鬆拍攝)

已故軍旅作家高玉寶當時是一名通信員,戰鬥最激烈時,團長讓他去九連送達“六號陣地沒人了,九連要趕快上”的命令。九連官兵正在吃飯,接到任務後,指導員手拿吃了一半的高粱餅子,對全連官兵說:“同誌們,大家要吃飽,這是我們一生中最後一頓飯了。”不到一天,九連同誌也全部犧牲了。此後幾十年中,高玉寶時常惦念:“也不知道九連的弟兄們,最後一頓飯吃飽了沒有?”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