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曆史上的春熙院,究竟在何處?

2022-08-17 09:52:30北京晚報·五色土

曆史上的圓明園到底有多大?很多人以為清代的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個園子組成,並稱之為“圓明三園”,其實,除了上述三園,清代的圓明園還有熙春園、春熙院。熙春園位於清華大學校內,目前還能尋覓到當年熙春園的許多名勝古跡。而春熙院位於何處?長期以來,對於春熙院的具體位置,史學家們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春熙院位於綺春園南側的萬泉河以南,即今北京大學的北部地域;有的則力主春熙院真實的地址位於長春園東北隅牆外的“二河開”地區。

筆者曾撰文《淑春園及其沿革》、《淑春園和春熙院》,介紹過春熙院的相關情況。近來,筆者翻閱到一些曆史著述,從中發現了一些新的資料,遂寫成此文。希望通過與各方專家的討論研究,互相驗證,不斷進步與完善,得出接近曆史真實的結論。

曆史上的春熙院,究竟在何處?

圓明園遺址公園攝影:方非

前身為淑春園北半部

淑春園是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建成的一座皇子賜園。那年正月,有七位皇子被詔準在暢春園以北修建賜園。因地方狹窄,隻修建了四座園林,另外三位皇子在暢春園以東修建了三座賜園。

從史料看到的關於淑春園的最早記載,是《大清會典事例》所載:“乾隆二十八年,奏準圓明園所交淑春園並北樓門外等處水田一頃二十三畝六分三厘,歲征租銀三十九兩一錢九分五厘有奇。”這兩行文字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但人們在理解上有很大的差異。這段記述不僅使人們認識到淑春園已被內務府收回,由圓明園進行管理,而且擁有很大的占地麵積。

也是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大學士傅恒由圓明園東南的春和園,搬遷到大道南側的淑春園。他遷居的是淑春園的北部。遷入春和園的是皇十一子成親王永瑆,有永瑆的《四月初六日賜新居恭紀》為證,詩末有注:“即傅文忠公賜居”。傅恒,字春和,鑲黃旗人,是權傾朝野的椒房懿親,他的姐姐是皇帝最寵愛的孝賢皇後富察氏,皇帝又將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下嫁傅恒次子福隆安。傅恒由侍衛累進總管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侍衛內大巨、保和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宰相。

傅恒遷居到淑春園的北半部,包括後來的鳴鶴園和朗潤園。他對舊園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又按舊例將新園以自己名號命名為春和園。傅恒住進春和園後,仍然是盡獻忠心,投身督師大金川之戰和平定準噶爾部的戰爭,立下赫赫戰功。乾隆帝在紫光閣為百位功臣畫像時,把傅恒放在第一位。傅恒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病逝後,春和園被內務府收回。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關於淑春園發生了兩件事。一件是在圓明園總管園務大臣屬下,設置春熙院八品苑副一人,管理此園事務。後在清代的官方文件《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圓明園卷》記載:“(乾隆四十七年正月)奉旨:淑春園改為春熙院”,這說明官府在乾隆四十五年已經決定將淑春園改為春熙院,並且開始新園的修建工程,到乾隆四十七年基本完成了準備工作可以開園了。

曆史上的春熙院,究竟在何處?

乾隆

乾隆為春熙院賦詩

春熙院的修建工程規模不是很大,是在淑春園北半部即春和園的基礎上修建的,建築物主要集中在園內西部。竣工後,乾隆為各座殿堂題寫字對、橫批、字條等共十六幅(張),同時還降旨如意館畫家,指名繪製圖畫、畫條、橫幅和冊頁,並且限定山水、花草和人物,還要將這些繪畫懸掛在指定的殿堂裏。

乾隆帝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春首遊春熙院後,又來過幾次,而且每次都是上元節觀燈前來,來必有詩,詩不離“春”字。比如《題春熙院》詩:“萬物到春來,而不具熙意。此院獨擅名,亨帚因名字。然吾此偶臨,弗喜以愁對。向隅古有言,況向隅奚啻……”乾隆帝對園中重要的建築景觀,如春潤堂、真賞室、靜娟齋、融緣堂等,都有吟詠題詩,留下了曆史的印記。

春熙院平時的修建工程不多,每年修建的花費開支,在和珅、福長安等圓明五園的開支年底上報奏折中均有記錄。從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到嘉慶二年(1797年)都在十二月底上報。如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奏折:“圓明園、長春園、熙春園、綺春園、春熙院內外等處零星粘修各座殿宇,找補糊飾、挖樸窗心,粘補風損勾滴,粘修橋梁、藤蘿架,抹飾勾抿牆垣,成砌大牆,撈堆坍塌山石泊岸、碼頭,拆堆山石高峰,挑換魚幪等項。以上五園粘修活計,按倒銷算,用工料銀一萬一千二百五十三兩三錢三分九厘。”各園的較大工程列在《清單》內,但是春熙院的具體工程很少列入《清單》。目前看到的最大一項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銷工料銀六百十一兩三錢九分三厘”。

春熙院是京西禦園中最不受重視的一座。乾隆帝蒞臨的次數不多。查遍嘉慶帝皇子時的詩集《味餘書屋詩集》和《嘉慶禦製詩集》,竟然沒查到一首春熙院詩。乾隆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來園寫過一首《鶴來軒》詩以後,就再不見春熙院詩了。從此以後,春熙院基本被閑置起來。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帝在嘉慶元年(1796年)十二月四日看過和珅、福長安關於春熙院春潤堂等處修補工程工料銀的奏折以後,心目中春熙院這座禦園似乎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那麼,他把春熙院賞賜給誰了呢?

淑春園南半部給了和珅

在乾隆四十五年還發生了另一件事,就是乾隆帝將淑春園南半部賞賜給和珅。此前一年,乾隆剛將自己最寵愛的和孝公主指婚給和珅兒子豐紳殷德,並將什刹海南岸一塊地基賜予和珅修建相府。

和珅獲得新賞賜的園子後,親自規劃設計,開始大規模的修建工程。他將園內水田改挖成一座湖泊,湖中心仿效圓明園的蓬島瑤台修建了山石島嶼和亭台閣榭。又在湖南岸仿效禦園的夾鏡鳴琴修建了相應的景點,在湖島東岸仿福海別有洞天建成一座石畫舫。全部造園工程完成後,和珅將新園改名“十笏園”。昭梿在《嘯亭雜錄》給予恰當的評價:“京師西北隅近海澱,有勺園,為明米萬鍾所造。結構優雅,今改集賢院,為六朝卿貳寓直之所。其他多諸王公所築,以和相十笏園為最。”

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倒台後,慶桂、盛住、永瑆、綿恩等王公大臣負責查抄和珅家產,並將查抄結果列出一份清單。據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收藏《和珅犯罪全案檔》記載,清單中載有“欽賜花園一所(樓台六十四座,四角樓、更樓十二座,更夫一百二十名)。”這便是萬泉河畔的十笏園。

曆史上的春熙院,究竟在何處?

十笏園石畫舫遺址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